【夜懸明鏡青天上】聽之以氣(上)

文/江心靜 攝影/林存青 |2017.09.07
2275觀看次
字級
九世紀伊拉克陶碗,三分之二的碗面只有一排伊斯蘭書法,與一般繁複細緻的伊斯蘭陶瓷相比,樸拙簡潔。攝影/林存青
建築大師貝聿銘九十一歲的封刀之作──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融合現代主義和伊斯蘭文化的建築。攝影/林存青
燒製前的當代水墨瓷盤素坯。攝影/林存青

文/江心靜

「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一切從一件伊斯蘭書法的瓷器開始。

那是英國御用骨瓷,Wedgwood與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合作的特別款,瓷盤的質地堅實輕薄,整件瓷器是素淨的白,圓心沿著半徑到右側盤緣有一行幾何圖形的伊斯蘭書法,設計非常簡潔,卻讓古老的書法顯得當代,充滿力量,就像貝聿銘九十一歲的封刀之作──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融合現代主義和伊斯蘭文化的建築,矗立在卡達王室不惜成本建造的人工島上,借景窗外的波斯灣和爭奇鬥豔的大樓剪影,創造一個新穎沉穩的舞台,展示七到十九世紀橫跨三大洲的伊斯蘭文物,細看了兩天,不得不驚歎,展品、展場布置和策展主題都是頂級的。

曾在土耳其、西班牙南部和埃及單車旅行,長時間漫遊在遊客罕至的鄉間,見過不少精美的伊斯蘭建築遺跡、清真寺和瓷磚,此時此地,記憶都回來了!精巧的幾何和花卉藤蔓圖案編織在地毯上,蓮花和龍鳳是受到中國影響,還有希臘、波斯、印度圖案,絢麗多彩的工藝,展現伊斯蘭文化全盛時期的豐富和開放。

本來杜哈並不在歐洲藝術考察之旅的行程中,買了卡達航空的機票必須在杜哈轉機,回程順道造訪這個靠石油和天然氣致富的小國(台北的三分之一大)。

意外發現卡達國王和妹妹謝哈阿勒瑪雅莎公主熱愛藝術,與杜拜極盡奢侈,走大眾旅遊不同的路線,卡達每年花十億美金天價收藏藝術,企圖打造杜哈成為伊斯蘭文化之都,改變西方對穆斯林社會的偏見。難怪杜哈機場充滿藝術品味,大檯燈熊是瑞士裝置藝術家費雪(Urs Fischer)的作品,連給小孩玩的古銅巨人溜滑梯也是美國藝術家歐特尼斯(Tom Otterness)的作品。

再回到瓷器,後來找到那件瓷盤設計的原型是九世紀的伊拉克陶碗,經過大量修補的碗,三分之二的碗面只有一排伊斯蘭書法,其他空無一物,與一般繁複細緻的伊斯蘭陶瓷相比,樸拙簡潔。瓷器上的庫法體是最古老的伊斯蘭書法,七世紀的古蘭經手抄本就是用這種字體寫成的,隨著伊斯蘭教的發展傳遍阿拉伯世界,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抽象的書法藝術地位崇高,發展出八種基本字體的伊斯蘭書法,廣泛運用在繪畫、雕塑、建築、刺繡上。

那件承載了千年傳統的伊斯蘭書法瓷器深印心中,尾隨著我,回家。

從小透過文字浸淫中華文化經典,書法是鍾愛的藝術形式,蘇軾的《寒食帖》,文質字精,一直是人生低潮心頭最溫暖的陪伴;近年參加天遠樓書會,跟隨程代勒老師探索當代書法的實驗性,他本身篆、隸、行、楷、草無不專精,擅長狂草,瓷器藝術更結合書法、彩墨和篆刻,任意揮灑,自然多變。

受到程老師啟發,又深愛瓷器,曾經走訪海上陶瓷之路,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強調氣韻的書法和當代水墨技法在瓷器上呈現,長久的追尋,這次,在伊斯蘭書法瓷器上看到了答案。

迫不及待地在緊迫行程中硬排出一天到鶯歌,朝九晚五,中間花十分鐘吃便當,憑著一股激情,不斷在素胚上嘗試,做出了意料之外的效果,一組六件釉下彩青花瓷盤,出窯後溫潤動人。

為了在個展上呈現瓷盤,與策展團隊集思廣益,最後發展成一件結合壓克力水箱、音樂、燈光和風扇的〈聽之以氣〉裝置藝術作品,欲知詳情,請見下回分解……

活動:聽見.江心靜

──當代水墨個展

展期:即日起~10/15

地點:大河美術

苗栗縣三義鄉水美305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