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歲時記 荔枝

文/焦桐 |2016.08.05
4192觀看次
字級
蔬果歲時記 荔枝 圖/李蕭錕
蔬果歲時記 荔枝 圖/李蕭錕

文/焦桐 圖/李蕭錕

我閒逛載酒堂,放縱想像,浮憶東坡先生的詩文。

他晚年遠謫儋耳,在這裡住了三年,在那樣困頓的環境,講學育才,是如何豁達的心境,能寫下「菜肥人愈瘦,竈閑井常勤」?當時黎子雲兄弟、張中為他醵錢作屋,「客來有美載,果熟多幽欣。丹荔破玉膚,黃柑溢芳津。借我三畝地,結茅為子鄰。鴂舌倘可學,化為黎母民。」院子裡有兩株高大的荔枝樹,結實纍纍,我知道並非當年東坡先生手植。

中國在華南栽種和生產荔枝已兩千年,這種亞熱帶水果,北方人罕見,古代顯得十分珍奇,清.梁章鉅《歸田瑣記》敘述女婿從福州飛寄兩簍荔枝來,侵曉摘下,即裝籠登舟;分贈親友品嘗,大家都覺得是生平口福。

清康熙年間,詩人孫元衡任官台灣,「創置學田,以資貧士,嚴緝捕,以靖地方」,政績頗有口碑,在台期間慈惠愛民。他愛極了荔枝,曾歌詠荔枝多首,諸如〈喜荔枝船到〉敘述終於盼到貨船運來荔枝,欣喜非常;〈累日望荔枝船不到〉則難掩盼不到的失望神情。〈詠荔枝〉二首讚為仙果、美人:「味含仙意空南國,姿近天然是美人。丹罽潛胎珠玓瓅,脂膚滿綻玉精神」;「輕紅照肉白凝齒,芳氣襲魂寒沁心。」〈最後買得荔枝友人言味少遜率成一絕〉:

澹紅衫子白羅裳,還是佳人倒暈妝。

天與色香南渡海,醉中風味不尋常。



歷來騷人墨客多對荔枝一往情深,並慣以水晶、雪喻果肉,范咸於乾隆年間(一七四五─一七四七)任巡台御史兼理學政,並編纂《重修臺灣府志》,亦有詩詠荔枝:



絳羅衫子雪肌膚,一種香甜絕勝酥。

消渴液寒青玉髓,脫囊盤走水晶珠。

阿環風味差堪擬,盧橘芳名亦少殊。

飽啖拚教煙爨絕,不辭人喚作狂奴。

荔枝保鮮較困難增加了珍貴感,所謂「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日色香味盡去。」劉家謀感嘆荔枝自內地運來色香味俱變:「片帆度重洋,潮汐苦留滯。竟為風日侵,顏色欲變異。百年在鄉好,萬事及時貴。君看仙人姿,過海亦憔悴。」

盛產時除了鮮食,還加工成罐頭、果脯、果醬、果蜜,和釀酒,楊朔〈荔枝蜜〉描述:荔枝蜜特點是成色純,養分多,滋養精神。一開瓶塞,就是那麼一股甜香,調上半杯一喝,甜香裡帶著股清氣,很有點鮮荔枝味;喝著這樣的好蜜,會覺得生活都是甜的。

《紅樓夢》第三十七回敘述襲人尋纏絲白瑪瑙碟子,要給史湘雲送東西,晴雯笑道:給三姑娘送荔枝去了,還沒送回來。襲人嘀咕:家常送東西的傢伙也多,巴巴的偏拿這個。晴雯回道:「他說這個碟子配上鮮荔枝才好看」。荔枝果形一端微尖,表皮紫紅,略似尖腮猴臉。二十二回賈母作謎語給賈政猜:「猴子身輕站樹梢」,謎底是荔枝;蓋「站樹梢」義同「立枝」,「立」、「荔」諧音;又,荔枝與「離枝」諧音,故脂批說此謎有「樹倒猢猻散」寓意。

余光中〈荔枝〉歌讚荔枝之津甜,倡言先在冰箱冷藏一夜,待「冷艷沁澈了清甘」,味道更佳;末四句呈現白盤、紅荔枝配色之美:

七八粒凍紅托在白瓷盤裡

東坡的三百顆無此冰涼

梵谷和塞尚無此眼福

齊璜的畫意怎忍下手?

我不記得梵谷和塞尚畫過荔枝,倒是白石老人喜歡畫荔枝,濃墨畫枝,焦墨勾葉,淡胭脂打底濃胭脂加點。「白石老人筆下的墨與色都是亮的」,王祥夫在《四方五味:中國民間飲食文化散記》中說:「他筆下的荔枝還敢用赭石做襯,一大串荔枝裡有一兩個以淡墨和赭石畫的荔枝,襯得那胭脂更好看。」

荔枝品種不少,桂味、糯米糍、掛綠、玉荷包皆是高尚的品種,也有無核者。無核荔枝果肉凝脂,晶瑩,清脆無渣,甜度比普通荔枝明顯,無論色、香、味都是荔枝中的精品。晚唐段公路《北戶錄》載無核荔枝:

南方果之美者有欐支。衛洪《七聞》曰:「蒲桃、龍目、椰子、欐支。」作此字。梧州火山者,夏初先熟而味小劣,其高潘州者最佳,五六月方熟,有無核類,雞卵大者,其肪瑩白,不減水精,性熱液甘,乃奇實也。又有蠟荔支,作青黃色,亦絕美。

《南越志》云︰荔枝洲有焦核黃蠟者為優,故《廣州記》曰:荔枝如雞卵大,殼朱肉白,五六月熟,核若雞舌香。陳藏器曰:荔枝樹冬青,實如雞子,核黃,黑似熟蓮子,實白如肪,甘而多汁,百鳥食之為肥,極宜人。

《廣志》云︰焦核胡偈,此最美;次有鼈卵焉。其樹自合抱至數圍大者,材中梁棟,其堅即佉陁等木,無以加也。嶺中荔枝纔盡,龍眼子方熟,大如彈丸,皮褐肉白,而味過甜。俗呼為荔枝奴,非虛語耳。

段公路所述仍屬有核荔枝,只是核較小罷了。無論品種,荔枝都是紅豔成熟時才美味,青荔枝吃起來攢眉螯口,澀難下咽。《清稗類鈔》載粵人李倩酷食青荔枝,蘸鹽蝦醬,每次吃掉百枚,自言:「人間至味無逾於是,惜不能與醃鴨尾日夕慰我饞耳。」

描寫荔枝之味是高難度動作,白居易〈荔枝圖序〉:「愨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描寫外殻像紅色錦緞,膜如紫色薄綢,果肉彷彿冰雪般晶瑩,都恰如其分;然則說到滋味像甜粥,則不免弱矣。

蘇東坡無疑是非常傑出的修辭家,對飲食的鑒賞品味卓越而深富想像力,〈食荔枝〉詩第一首以「炎雲駢火實」描寫外形之誘人,以「瑞露酌天漿」形容這種水果的滋味,再用「分甘遍鈴下,也到黑衣郎」點出荔枝盛產,部屬和猿猴都可以分食的歡愉景象。然則〈荔枝似江瑤柱說〉竟指荔枝很像干貝,卻不言明如何像,大家再三追問所以,乃以作家比喻,說荔枝與甘貝,就像杜甫與司馬遷,深奧得像打啞謎。

成熟的荔枝味,是供人體會的,生活中有許多苦澀,需要荔枝來矯正。那令人深深迷戀的甜味,仔細分辨,除了風韻極佳的果香,甜中猶透露輕淡的酸,節制,溫柔,深刻,好像叫甜蜜不要太膩,不要太放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