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光身影12厄薩琳卡森志在餵飽全世界

楊慧莉 |2014.08.09
1389觀看次
字級
要在有生之年讓飢餓從地球上絕跡。 圖/路透

飽食的年代,現代人少能體會飢餓之苦,但世上仍有十億人飽受其苦。若非親眼目睹,一般人很難想像他們的迫切需求。不過,有人卻在一趟出差之行,看到兩名索馬利亞的孩子因營養不良而動彈不得,大受震撼。從此,這一幕景象不僅在她午夜夢迴時縈繞不去,也讓她決意要在有生之年終止飢餓,並無懼於日益增多的天災人禍的威脅。這位有志之士並非信口開河,她確實握有對抗飢餓的資源。她正是世界糧食計畫署的現任執行署長厄薩琳卡森。

文/楊慧莉

生命軌跡

從貧民女到世界糧食計畫署執行署長

厄薩琳‧卡森(Ertharin Cousin, 1957-),成長於美國芝加哥的貧民社區,有三個姐妹;父親在當地置產,為熱情的社區活動人士,母親為社工人員。由於過去出身清寒,父母對於厄薩琳和姐妹們的教育自有主張,他們決定讓孩子過不一樣的人生,但絕非一般人所想像的追求大富大貴。

深受父母影響

「由於我們住在貧民區,周末他們會開車帶我們去其他社區開開眼界。他們希望教養出的孩子擁有遠大的夢想。」厄薩琳回憶父母的身教時表示。

當時,由於厄薩琳品學兼優,一度被推甄到一個更好的白人學校就讀。儘管他們的環境已有所改善,可容許住在更好的社區,但厄薩琳的父母卻拒絕搬離原處。原因是:他們對所在社區有一分承諾,覺得要是人人一有機會就搬離開,社區之事不就沒人做了?

在父母的身教下,厄薩琳的血液裡早已注入改善環境的基因。

早期職業生涯

一九八二年,厄薩琳畢業於喬治亞大學法學院,通過相關考試,成為合格律師;曾任職於伊利諾州檢察總長辦公室,擔任過芝加哥倫理董事會副會長等,除了公部門,還待過美國最大的電信公司AT&T。

住在芝加哥期間,厄薩琳投入了美國民主黨陣營,因而認識許多美國當今政界的佼佼者。美國現任總統歐巴馬夫婦年輕時,曾與她住在同一個社區。當時,她常見到蜜雪兒身懷六甲上街購物;歐巴馬跑步去買牛奶,或在湖邊騎單車。

此間,厄薩琳有段為期甚短的婚姻,並育有一子;離婚後,成為單親的職業婦女。

投身飢餓救援

一九九三年,厄薩琳搬到華盛頓特區,正式步入政壇,隔年加入柯林頓政府。一九九六年奧運在亞特蘭大城舉行時,她擔任美國國務卿的資深參謀。一九九七年,她接受白宮任命,當了四年的國際糧農發展局長,支持美國國際開發總署經手的多項農業計畫,漸漸投入飢餓和糧食的救援服務。

二○○九年,厄薩琳受到歐巴馬的賞識,被任命為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美國代表;三年後,再獲聯合國祕書長和糧農局長拔擢為世界糧食計畫署的執行署長。當她成為全球最大人道救援組織的首長後,她飲水思源,當面感謝歐巴馬總統的賞識之恩,對方後來寄來一張他們會晤時所拍下的合影照,照片後面有歐巴馬的親筆留言,寫著:「我真的以妳為榮,為妳感到驕傲。」

誓言終止飢餓

世界糧食計畫署規模龐大,由三、四十個會員國代表組成的理事會所管理,有一萬五千名員工,每年能讓全球一億人口免於飢餓之苦。厄薩琳將領導此機構視為生命的契機,彷彿她先前的各種經歷、所習得的技能,都是為了迎接此重責大任。

在一次非洲之行,厄薩琳看到兩名索馬利亞的孩子因飢餓而動彈不得,又想到自己家中活潑蹦跳的孫子,心痛不已。她誓言要在有生之年,透過有效的方法、技術和捐贈國家的全球合作共識,讓飢餓之苦從此在地球上銷聲匿跡。

行事作風

以身作則 善於傾聽

由於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都設在羅馬,厄薩琳已經離家八千哩多時了。只是擔任糧農組織的美國代表時,她住在偌大的官邸,出入有人接送,總被尊稱為「閣下」;而今計畫署長的身分,讓她以世界公僕之姿住在一般平房,去哪兒都方便、自由許多。

儘管有時會想念母親做的菜和家鄉速食,但厄薩琳慶幸自己的飲食變得更健康,市場總有熱心的小販會幫她留些新鮮食材。事實上,她也很喜歡與當地人打交道,這讓她更快入境隨俗,融入在地生活。

拚命三郎

但厄薩琳可不是去度假的!既然胸懷「根除飢餓之苦」的大志,她的行程忙碌,一個月裡難得有幾個晚上是安穩地睡在自己的床上。為了讓她發揮最大的工作效益,組員們總是貼心地幫她作最好的行程規畫,免得她腦袋「當機」。

比方說,她的行程盡量被安排在上午七點半到晚上十點之間;在長途飛行和長時程工作過後,確定她有個可以泡個舒服澡的客房,還有個可以梳妝打理的地方,讓她能隨時以最佳狀態上場。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卻對她維持工作的節奏有其必要。而厄薩琳也從不諱言自己的需要,好讓她的助理方便做事。

女性自覺

坦承需求,反映了厄薩琳的人格特質:做事爽快俐落,堅持做自己。

過去,她以律師身分踏入職場時備嘗苦頭。上個世紀七零年代,為了表現「專業」,女性律師在出庭時要跟男性律師「衣」樣,一身素色褲裝,還要打領帶。

在忍受這種裝扮十年後,厄薩琳自我解放,身穿大紅洋裝前往美國最大電信公司AT&T面試,心想:「我可是身懷絕技而來,要不要錄用我,隨便你們,反正我一點都不擔心隔夜醒來發現自己並非男兒身。」結果,她得到那份工作!對方沒被她強烈彰顯女性身分的意圖嚇著。

為母者強

不僅有女性自覺,厄薩琳還坦然扛下單親之責;在兒子莫里斯還很小時帶著他去上班、參加政治活動等。莫里斯七歲時就穿上燕尾服見過大場面了。但小孩畢竟是小孩,總有調皮搗蛋的時候,厄薩琳坦言:「千萬別帶七歲的孩子赴競選晚宴,他們搗蛋的本事讓你不知道要把臉往哪兒放。」

養育兒子的過程中,厄薩琳讓莫里斯放學後去找她,然後在工作場所的後院打球等她下班一起回家。儘管老闆很通情達理,沒有刁難,厄薩琳卻也早已打定主意,絕不讓步:「他們需要我的話,就得容許我把兒子帶在身邊照顧。對於養兒育女之事,女人得堅持立場。如果我們表現得畏首畏尾,又如何幫弱勢者代言呢?」

領袖風範

而今,身為國際組織的黑人女性領袖,厄薩琳也依然站穩腳步:「只要我一開口,人們就馬上了解我完全在狀況內,當我出了房門,常會聽到他們在我背後說:『她沒問題的。』」

至於領導風格,厄薩琳自認一點都不專制。既然面對的都是些聰明、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她覺得自己的角色便是傾聽各種不同的觀點,找出它們的集體價值。她也深信這是帶領一個國際多元化組織該有的領導風格:「很多情況下,男人並不習慣讓女性領導,但如果有人把他們的話聽進去,而且變成解決方案之一,就另當別論了。面對這種組織,我的作法是善用文化差異,把它變成一項資產。」

發揮影響

給人魚亦給人釣竿

過去,有些糧食計畫無形中鼓吹了「受害者」的心態,但這樣的情況已在改變。厄薩琳接下署長之職後,首要之務就是改變組織目標,從原本單純的糧食支援者變成助人自食其力的協助者,不僅要讓糧食缺乏的國家或地區短期內的緊急需求獲得滿足,最終還能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不再倚賴外援。

因此,五年的任期內,厄薩琳的重心將放在厚植受援國家自給自足的能力;一切從長計議,最後將糧食組織在當地所執行的任務漸漸放手給該政府或社區,交由後者主導。

集結助力

為了達成新目標,厄薩琳有許多有力的方式,其中之一就是「進步收購計畫」。在此計畫中,透過美國國內一些非政府組織、聯合國和國際夥伴的襄助,世界糧食署與受援區的小佃農密切合作,幫助他們增加農收、提升品質,然後收購這些糧食再做分配,但他們最後的目標是讓這些佃農有能力把農作物行銷到市場或政府。

至於緊急需求,特別是兒童的營養補充,糧食署會事先預備食物到當地倉庫,隨時視需求發放。當然,提供食物並非他們唯一的選項。有時候,食物就在市場裡,但有人就是窮到買不起,糧食署就會發放糧票,讓他們兌換食物。

但不管是短期需求或長期計畫,糧食署始終有一群合作夥伴——或專精於農業發展活動,或有金融方面專長的國內或國際機構,在評估受援區的實際需求後,一同發揮團隊力量,落實計畫。

憂患意識

自從上任後,厄薩琳走訪了許多糧荒嚴重之區,迫切感受到天災人禍的威脅,像是非洲的旱災讓糧食欠收、亞洲頻仍的颱風淹滅農作物,或是敘利亞的內戰。尤其是氣候變遷的加劇影響,讓厄薩琳深感全球應加速合作,防患於未然。因此,她常周遊列國喚醒人們對此議題的重視,而她已從過去的行動中看見效果。

舉例而言,馬利共和國曾發生糧食欠收,後來又雪上加霜地爆發內戰,不過幸好,糧食署已事先採取行動而避免了一場危機。當厄薩琳後來在難民營裡看到胖嘟嘟的小寶寶時,欣慰不已。

關於權勢

在糧荒嚴重的非洲地區,厄薩琳的抗飢策略有一大部分寄望於非洲女性,因為大多數的非洲小佃農為女性,養家餬口之責幾乎落在她們身上。在糧荒嚴重之區,厄薩琳常可以看到找不到食物的母親摘樹葉煮給孩子吃的心酸景象。不過,她有信心,非洲國家未來一定也可以像中國和韓國一樣走出貧困,漸漸從過去的受援國變成現在的支援國。

二○一二年,厄薩琳成為《富比士》雜誌年度百大權勢女性之一。但厄薩琳寧可把「權勢」看成一種優勢,讓她可以有機會改善這個世界。她自覺目前的角色比較像是一個球隊中的教練,主要在確保隊員們都擁有正確的人力、技術或財務資源,適時發揮團隊效力,完成最後的目標:讓世界飢餓兒童不僅不再挨餓,有朝一日長大後,還能自食其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