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 媽媽最後的生命示現——我的永續生死學功課 (六)

慧開法師 |2013.01.20
2458觀看次
字級

我相信普天下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父母、長輩和至親,不但能夠年享高壽,而且最後都能夠善終。拜現代醫療科技與公共衛生之賜,八、九十歲以上的高齡長者已經是普遍的現象,不足為奇;然而「善終」卻是愈來愈加困難,以致真正能夠「如願地」善終的人,在比例上其實是甚為稀有的,絕大多數的末期病患都是在現代醫療科技的無情伺候下,十分痛苦地棄世。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絕大多數身為子女者及家屬,一方面落入迂腐的傳統孝道迷思,認為「不急救」就是「不孝」,一方面過度迷信現代醫療科技,以為救治可以無限地延續生命;其二、現代醫療科技與醫護人員的意識型態,仍然未能正視及接受「死亡」本來就是「生命」自然歷程的一環,依舊以「對抗」乃至「戰勝」死亡為「職志」,極度欠缺對「死亡的意義」應有的哲理認知與尊重,也缺乏對病人的心理需求及靈性成長應有的人文關懷;其三、絕大多數人——不論是病人、家屬或是醫生——都誤將肉體的衰老、死亡,視為生命的「絕對終點」而一昧地否認與抗拒,因而忽視及錯失善終的準備過程與機緣。

從媽媽住院到往生的這段歷程,讓我們兄弟深切地體會到「實際的善終」絕對不會是現代科技「醫療、救治」的結果,而是一段親情「關懷、陪伴」的互動歷程。醫療「救治」是有其極限的,而親情「關懷」沒有極限,所以安寧照顧的精神就是“from cure to care”。

為了讓讀者能更為真切地了解問題的癥結,再此轉述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南華生死學研究所碩士班的一位同學告訴我:他太太的外公高齡一百零八歲,因為中風送到耕莘醫院,家人原本已經有了共識,不要再作醫療救治了,就讓老人家安然地往生,可是從美國趕回來的小女兒堅持要救,家中居然就沒有一個人敢反駁。要救的話就要動腦部手術,小女兒說她認識三總的醫生,醫術很好,於是就把老人家轉到三總。不料三總的醫生認為老人家年事已高,腦部手術風險太大,不願冒險開刀。不幸的是,老人家已經作了插管和氣切了,所以也回不了家,結果已經十個月過去了,老人家現在仍然掛在醫院裡,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當初堅持要救老爸的小女兒早就回美國去了,其他的兄姐也都七老八十了,自顧都不暇,哪有餘力再去關心照顧老人家?就統統都丟給醫院,讓無情的維生機器陪伴著老人……苟延殘喘……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得解脫?

在現實社會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兄弟決心不讓媽媽遭受這種無謂的醫療折磨。當耕莘及台大醫院的醫生幾度建議要給媽媽插鼻胃管的時候,我們都很明確地拒絕,只接受打點滴和營養液,其他任何侵入式的醫療措施一概不予考慮。我們兄弟這樣的決定,很多人都有疑慮,除了耕莘及台大的醫生之外,還包括我的學生和朋友(特別是醫護背景出身的)。

我們兄弟共同為媽媽作出「不插管」的決定,並不是單純的「作一個決定」而已,在這個「決定」的背後,其實是一個堅定的宗教信仰與生命永續的信念,以及我們對媽媽的了解(包括媽媽的性格、人生態度、行事風格、最後階段的需求、最在意掛念的事情等等),還有媽媽和我們兄弟長時間母子互動的歷程。

這些都不是書本上的抽象知識和空泛理論,而是刻骨銘心的生命經驗與切身體會,這也是媽媽示現給我的生死學功課,我覺得應該將我們兄弟這段陪伴媽媽的生命歷程與讀者分享。(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