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郵票已成往事

陳菽蓁 |2011.05.04
873觀看次
字級

郵票曾經乘載了許多人的喜怒哀樂。二十一世紀的現在,郵票幾乎已經變成了往事。

詩人余光中的《鄉愁》說到:「小時侯耟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耟我在這頭耟母親在那頭……」沒有電話和網路的時代,書信是唯一傳遞訊息的方式,離家的遊子靠著小小一枚郵票,寫著他的理想、訴說他的心情、報告他的行蹤;家鄉的父母靠著這枚小小的郵票,寫著他們的叮嚀、訴說他們的關懷、細數家鄉的景況。

千里萬里之外,母親和遊子才得以傾訴衷腸,沉重的心情在書信往返中得到了紓解。每一張郵票上的郵戳,都是思念的親人的方向。

以前有很多人喜歡集郵,尤其是使用過的、蓋有不同地區郵戳的郵票。一方小小的兩吋見方小紙片,引發的想像空間是無限廣大的。集郵的人將黏在信封上的郵票,小心翼翼的剪下來,先在水裡泡一會兒,用鑷子輕輕的取出鋪平,乾了之後再放進集郵冊裡。寧靜燈光下的小小郵票,總會讓人的思緒飄向遙遠的他方。那可是相當風雅的癖好。

一本真人真事寫成的書《查令十字路 84號》,敘述著一個書信往來交織成的感人故事:一位紐約女作家海蓮‧漢芙,看到倫敦的「馬克與科恩」書店上頭「專營絕版書」的廣告而寫信去訂書。這一封信卻開啟了她與書店經理法蘭克和書店員工長達二十年的情誼。

二十年的魚雁往返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海蓮雖是個窮作家,卻時常慷慨熱情的寄送民生物品給她素未謀面的朋友們。

二十年後海蓮終於籌足了旅費去英國,造訪位於「查令十字路84號」的書店,雖然書店已是人事全非,海蓮和法蘭克終究未能謀面;但這一段跨越大西洋的珍貴情誼卻深深的感動了世人。如今書店已不復存在,每年還是有許多讀者從世界各地去到倫敦,踏上「查令十字路84號」,憑弔在這段舊址上所發生的感人故事。

當往事隨風而逝,或許終其一生海蓮‧

漢芙會細數著每一張來自倫敦的郵票,看著上面蓋著同一個地點的戳印,想念著她的朋友們,想念從紐約到倫敦、從一九四九到一九六九這二十年間,他們曾經擁有過的珍貴記憶。

郵票,將是最好的紀念與見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