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牧雨 作家意外成為畫家

汪詠黛 |2008.10.26
4271觀看次
字級

「國寶」一詞,隨「海角七號」成為流行語,一向重視文化藝術的台南縣政府,也沒忽略當地的藝文界國寶級人物,並將自11月1日起至12月14日止,為得獎無數的水墨畫家陳牧雨老師,在新營市的台南縣文化中心舉辦《墨楮流月———陳牧雨六十回顧展》,並且出版一本厚厚的書畫集。


   陳牧雨的花鳥作品,繁花似錦,鳥兒更栩栩如生。


一聽到陳牧雨老師要回台南家鄉開畫展、出書畫集,他在台北的學生們立刻自動分工,租遊覽車、設計行程、組團南下辦起「看展一日遊」;另一群學生則自告奮勇,不,應該說是爭先恐後,幫忙陳牧雨老師校對書畫集,希望能先睹為快書中精彩的內容。

飽讀詩書、待人謙和的陳牧雨,在學生眼裡是個可以追隨一輩子的經師、人師,許多學生跟著陳老師習畫、學做人,一跟就是二、三十年的大有人在;甚至有日本籍外交官恭謹地拜他為師,縱使這位外籍弟子已離開台灣多年,但只要一有機會,仍會來台拜會老師,切磋畫藝。

不靠天分 全靠努力

興趣廣泛的陳牧雨老師,平日用功甚深,對中外文學、音樂、繪畫、雕塑、電影、戲劇、舞蹈,乃至電腦動畫等等,均有涉獵,而且既畫畫也寫文章。他曾自謙:「我不是那種『自幼即喜塗鴉』的天才型畫家,所以一定要努力。」

事實上,以陳牧雨的繪畫經歷看來,繪畫可以說是他「生命中的意外」,再加上「後天的努力」,造就了今日台南人引以為傲的國畫水墨大師。

想當作家 卻迷上畫

成長於台南縣北門鄉的陳牧雨,童年的「繪畫生活」完全一片空白,「作家」才是他少年時唯一的志業。小學五、六年級,他常和一位同學躲在閣樓上,一起背誦李清照和李後主的詞;在那「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青澀年紀,他壓根兒也沒想到有一天會拿起畫筆。

直到北門高中高一暑假,學校舉辦美術研習營,他雖然沒有參加,但是在校園裡看到同學拿著毛筆畫牡丹,一看就入了迷,回家路上順道去添購畫具,然後根據剛才的記憶,畫了一幅牡丹,沒想到居然有幾分神似,從此就與水墨畫結下不解之緣。

恩師鼓勵 豁然開朗

升上高二,選讀理科組的陳牧雨,時常和幾位同好滯留在美術教室裡畫畫,還跟著美術老師陳基隆先生到處參加美術比賽,抱回不少獎項。

高三那年,教物理的賴淑芳老師在畢業前一、兩個月,突然把陳牧雨叫到辦公室說:「看你整天都在畫畫,既然對繪畫那麼有興趣,為什麼不報考乙組的美術科系?」

一句關懷的話,如醍醐灌頂,頓時讓陳牧雨豁然開朗。賴老師還鼓勵他:從現在開始你就拼命背史地,期末考以及畢業考的物理考試,只要隨便把考卷填滿,就會讓你及格。

考前轉組 惡補上陣

只會畫水墨、寫書法的陳牧雨,知道美術科系要加考術科,但他並不清楚除了水墨、書法外,還要考素描、水彩。從來沒有畫過素描及水彩的陳牧雨,只好請教同學,在考試前一晚幫忙惡補幾個小時,隔天就趕鴨子上架前去應考。

更波折的是,考試當天,他居然把水墨顏料留在住宿的地方!情急之下,只好在考場上,畫一幅純水墨的「黑白牡丹」交差。

似乎是命中註定要拿畫筆,放榜時,同學中居然只有陳牧雨一人的術科過關,就這樣,陳牧雨有驚無險地進入文化大學美術系深造。

名師指點 進步神速

接受正式的美術教育後,陳牧雨的指導教授皆為一時碩彥:莊嚴教書法、江兆申教山水、歐豪年和賴敬程指導花鳥畫、李奇茂教人物畫、曾紹杰教篆刻……名師指導加上和同學切磋,陳牧雨藝術功力大增,大三那年,即在當時極具權威的「全省美展」得到優選獎,接著在「全國學生美術競賽」大專國畫組獲得第二名;畢業後當兵期間也沒閒著,得到憲兵司令部舉辦的「憲光美展」國畫部第二名。

1997年,陳牧雨榮獲吳三連文藝獎,同時獲獎的,還有成名已久的李泰祥先生和張曉風女士。

愛畫不悔 教學不惓

退伍後,陳牧雨在基隆暖暖國中擔任美術老師將近五年,白天用心培育學生,夜晚則創作不輟。由於每晚深夜作畫,隔天一大早又得到校教課,覺沒睡好,畫也沒法好好持續,幾經考慮,在太太顏素珍的支持下,毅然辭掉收入穩定的教職,專心當起職業畫家。

「在台灣,想當專業畫家並不容易!」陳牧雨一路走來不但無悔,對繪畫的熱愛反而與日俱增,指導學生更熱情不減。這股對繪畫的愛與信念,正如他的老師江兆申先生所言:「我沒有為繪畫生多少名山之心,我只是慢慢的畫,畫不好仍然繼續慢慢的畫,便像一道淡淡的蝸涎,緩緩的橫過階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