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之道】教孩子做家事

文/蕭福松 |2023.12.29
586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蕭福松

家長與其擔心孩子將來成為媽寶、爸寶,不如在孩子懂事,開始對身外事物產生興趣、好奇,且有心探索、學習時,就應把握時機,給他們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學習生活技能、學習負責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位在外地唸書的女大生,假日打電話回家:「媽,番茄炒蛋怎麼做?我想自己弄。」媽媽很高興,女兒終於獨立了想學做菜。便對她說:「只要把蛋和番茄放進鍋裡一起炒就可以了。」隔一陣子,女兒又打電話來:「媽,怎麼和您做的不一樣?」媽媽要女兒拍照傳給她看,照片傳來了,她一看差點暈倒,女兒竟把整顆蛋和完好的番茄放進鍋裡炒,難怪不一樣。

這或許是個笑話,卻真實反映從來不做家事的孩子,一旦離家在外,將面臨生活「難以自理」的窘境。

現在孩子生得少,個個都是寶,但這個「寶」是要捧在手掌心呵護、疼惜,還是給予必要的教導、引導和訓練,讓他將來可以獨立生活?

家長對管教孩子的認知不同,在做法上就會大不相同。有媽媽抱怨,平時怕影響小孩讀書、做功課,都不讓孩子做家事。可是到假日,希望孩子幫忙時,卻發現孩子寧可躺在沙發上滑手機、看電視,也不會主動幫忙,不禁怨嘆:「真把我當老媽子看待了?」

家長不讓孩子做家事,除了怕影響孩子功課外,另一個原因是「安全顧慮」。怕小孩因為不會使用器具、掉三落四,或操作器具不當,反造成危險,不如大人自己做,免得小孩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愈幫愈忙。

現實中,的確有很多剛學習洗碗盤的小朋友,不小心弄破碗盤情事;也有小孩在開啟瓦斯爐時,因力道沒能控制好,出現大火閃燃情形,造成大人莫大驚嚇。這種情況很難避免,正確做法應是教導孩子安全操作方式,而不是因噎廢食,從此叫小孩「遠庖廚」,或免除做家事的義務。

「好逸惡勞」是人的本性,家事大人包辦,小孩自然樂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把父母的辛勞付出視為理所當然,而不會心存感恩。讓小孩幫忙做家事,除可分擔家務,讓孩子體會父母持家的辛勞外,還可增進親子間感情,讓孩子領會到家是父母子女共同組成,每一成員對家都有責任,也應有所付出,而不能只想「坐享其成」。

如果因擔心小孩受傷或幫倒忙,就什麼都不讓他們做,實無異剝奪他們學習培養負責任態度及解決問題能力的機會。

一個小二男孩專責倒垃圾,可是從他家到大馬路口有兩條巷道,一條路燈亮但路程遠,一條是捷徑,但路燈暗並且有一隻很兇的狗。他陷入兩難,該怎麼辦?

剛開始,小男生怕走捷徑,但一段時間後,他發現狗是被綁住的,雖然叫得很兇,但不會衝出來咬人,所以他不怕,而且走捷徑,倒完垃圾,他可以很快跑回家寫作業或看電視。這種「狀況題」,根本不勞大人操心,小孩自會找到對應辦法。

家長與其擔心孩子將來成為媽寶、爸寶,不如在孩子懂事,開始對身外事物產生興趣、好奇,且有心探索、學習時,就應把握時機,給他們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學習生活技能、學習負責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遲遲不放手,又過度寵溺,等發現孩子不能體諒父母、不會孝順父母,缺乏同理心也沒責任感,再來責怪孩子不懂事,則為時晚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