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 湖北宜昌秭歸縣 屈原故里 端午傳千年

自宸、黃浩苑、魏董華、俞菀 |2018.06.16
1828觀看次
字級
在屈原祠山門前,一名工作人員身著楚服誦讀屈原作品。 圖/新華社
湖北省秭歸縣屈原故里景區端午習俗館,迎端午的活動有為孩子點雄黃酒、家長為孩子洗艾葉浴、學做香包。 圖/新華社
湖北省秭歸縣屈原故里景區端午習俗館,迎端午的活動有為孩子點雄黃酒、家長為孩子洗艾葉浴、學做香包。 圖/新華社
湖北省秭歸縣屈原故里景區端午習俗館,迎端午的活動有為孩子點雄黃酒(由上至下)、家長為孩子洗艾葉浴、學做香包。圖/新華社

文/記者自宸、黃浩苑、魏董華、俞菀

為了迎接端午節,由中國大陸文化和旅遊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二○一八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六月初於湖北宜昌隆重舉行,包括開幕式暨屈原故里端午祭、「詩意宜昌」系列文化活動、「『粽』情端午.傳承文化」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活動等五大主題十六項活動漸次展開。

其中,活動開幕式暨端午祭選在宜昌的秭歸縣舉行,宜昌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偉玲表示,希望今年活動能辦出宜昌特色、國家水準、世界影響。

端午節習俗跨越荊楚

宜昌的秭歸縣正是屈原的故里,由於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向來是端午節民俗活動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是大陸文化和旅遊部主辦的唯一全國性端午文化活動,自二○一○年至今,已成功舉辦過四屆。

每年到了農曆五月五日,屈原故里湖北秭歸的老老少少就開始張羅著泡糯米、包粽子,只見青青的箬竹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紅棗,蒸出滿屋滿街的清香。

在秭歸,正宗的屈鄉粽子必須用兩片箬竹葉,只放一顆紅棗,包成三角形。兩片翠綠的箬竹葉代表兩袖清風;一顆紅棗意味著忠心赤膽;白色的糯米則寓示著高潔如玉的品格;三角形的外觀則是說屈原人品稜角分明、剛直不阿。

然而,時光輪轉千年,古老的端午習俗早已跨越荊楚,流傳神州。

在南粵大地,不僅有插艾草掛菖蒲驅魔去鬼、佩香囊驅邪避瘟、雄黃「畫額」祛病延年的端午習俗,還少不了為龍舟競渡準備的龍船茶、龍船餅、龍船飯。這些自古流傳下來的端午食譜不僅承載著飲食文化,還飽含著濃濃的鄉情。

一枝一葉「粽」關情。無論是吃粽子、喝龍船茶,還是插艾草、趕詩會,傳承千年的端午習俗,早已存續於人心,存續於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事實上,端午節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節日,於二○○九年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每年到了這一天,人們通常是一吃、二拴、三採。一是吃「五黃」,即名稱中帶有黃字的食物,寓意「青黃不接」的時候「接起來」;也有飲雄黃酒的習俗,古語曰:「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二是要拴葫蘆、掃把,掛五毒圖。三是採艾蒿,把整棵艾蒿插在門上。民間還有給孩子戴五彩繩、掛小辣椒、穿老虎鞋,在孩子頭上寫「王」字等習俗,意涵驅除災害、瘟疫,求安康、吉祥。

在南方的許多地區,有端午龍舟競渡的習俗。吼一聲,鑼鼓喧天;劃一槳,歡呼雷動;彩旗飄舞彩球騰空,鞭炮齊鳴喜慶熱烈……北方人則是端午射柳、鬥草和打馬球。

何謂「射柳」?根據明朝記載,有一種射柳的「玩法」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據了解,射柳是可以從清明節一直「玩」到端午節的經典項目。連明朝永樂皇帝都對此念念不忘,在《宸垣積略》中寫道:「明永樂十一年五月癸末端午節,車駕幸東苑,觀擊球射柳……十四年端午節亦幸焉」。

小朋友們則以「鬥草」為樂,說白了就是「拔草根兒」。把堅韌的草根或者葉根,交叉相勾,然後同時拉扯,看誰的根更粗長……關於鬥草,白居易寫過《觀兒戲》:「弄塵復鬥草,盡日樂嬉嬉。」

吃粽子不全為屈原

至於端午節吃粽子所為何來?顯然不只為了紀念屈原。專家解讀,「粽子」,又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製而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的節慶食物。南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著人們在夏至要吃粽子的習俗。

美食、美景、詩詞歌賦,構成了中國人傳統佳節的氛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