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面面觀 孩子隨便拿父母的錢,該如何是好?

文/許波 |2018.04.24
1237觀看次
字級

文/許波

不少年輕的父母常常發現,放在家裡的錢變少了,出現這種現象,如果不是自己記錯,多半就是孩子拿了。知道孩子拿錢,家長多半會覺得問題很嚴重,擔心如果不嚴加管教,孩子將來可能會變成小偷,因此常常會氣得破口大罵,甚至動手體罰。

但是,管教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知錯、認錯,卻常常因為採取的方法不當,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從而撒謊,甚至產生逆反心理而屢教不改。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到底該如何是好呢?

一、父母應保管好錢財,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應保管好放在家裡的現金,不要放在孩子眼皮子底下,給他們隨便拿取的機會。同時要以自己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影響孩子,在滿足基本需求的情況下,讓孩子從小懂得節制消費,不與同伴攀比。

二、教育孩子慎用「偷」字。

孩子在家裡拿錢與在社會上偷錢,還是有區別的,不存在損人利己的動機,更不是孩子學壞的表現。因此,當發現孩子從家裡拿錢時,父母應慎用「偷」字,不要輕易給孩子戴上一頂小偷的帽子。這個的罪名會讓孩子抬不起頭來,產生自卑、自我放棄等不良心態。

三、認真傾聽,不要逼孩子承認錯誤。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充分了解他們的想法和事實真相。隨便打罵、逼孩子承認錯誤,只會激起他們的對立情緒,到時問題就不好解決了。

孩子拿錢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因為家裡管教太嚴而不敢向父母開口,有的是因為零用錢太少不夠用,有時是因為攀比心理,有時是出於好奇,也有可能是遭他人勒索等。父母要試著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把原因弄清楚。

四、和孩子共同承擔責任。

不管孩子拿錢的原因和動機是什麼,都與父母的教育方法和溝通是否得當,息息相關。父母在引導孩子承認錯誤的同時,也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給孩子台階下,讓孩子有承認錯誤的勇氣。如果孩子確實需要的合理花費,父母要給予滿足;如果孩子受到敲詐勒索,就要和學校、派出所聯繫,從根本解決問題。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父母的細心培育,會使花朵開放得更加美麗動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