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大不易 聽話的孩子,真的好嗎?

文/許波 |2018.07.09
2000觀看次
字級

文/許波

從孩提時代起,父母在孩子耳邊說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聽話」,而聽話似乎也成了「好孩子」的重要指標。但,孩子聽話就一定好嗎?

人在成長過程中,一般會經歷兩個反抗期,也就是三到五歲的幼兒期,和十二至十八歲的青春期。第一個時期的反抗意識可能還不太明顯,但第二個時期就會比較激烈,就是所謂的「叛逆期」。

沒有反抗就沒有成長,叛逆期是青少年多半都會經歷的過程。但大多數的父母,總是會用自己的觀點去影響孩子,希望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少一些挫折、少走彎路。家長多半認為,孩子一定要聽自己的話,將來才會有出息。

試想,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到大都不曾頂撞和反抗,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父母說什麼他都認同,父母讓他做什麼就做什麼,也沒有讓父母生過氣,這樣的孩子乖巧順從,確實很省心。表面看起來似乎很溫順,性格很好,是人見人誇的好孩子。

但德國著名心理學家海查,曾長期跟蹤觀察二至五歲時有強烈反抗傾向的一百名兒童,與沒有反抗傾向的另外一百名兒童,直到青年時期。結果發現,前者有百分之八十四的人有此特質,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和做出決定的能力;而後者僅有百分之二十六的人有此特質,其餘的人遇事無法做決斷,不能獨立承擔責任。

由此可見,孩子太過聽話,也許並不是一件好事。

淘氣的孩子,往往比老實的孩子更富有創造力。其原因在於,淘氣的孩子接觸面廣,大腦受的刺激多,例如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就很淘氣。而孩子若對父母言聽計從,太過聽話,就會產生依賴心理,缺少主見,做事也會缺乏積極性。什麼都順從父母的意願,什麼都看著父母的眼色行事,唯唯諾諾的孩子,將來注定難成大器。

孩子太過聽話,也會影響到智力的開發。因為凡事都按父母的意願行事,沒有從小練就自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孩子,難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對孩子的智力發育和將來的發展,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另外,太過聽話的孩子受到的束縛多,害怕嘗試新鮮事物,不敢主動結交朋友,交際面窄,朋友圈子小,這樣的孩子一旦出社會工作,自然難以打開局面。

孩子太過聽話,其實並非好事。因此,父母在生活中應該適當尊重孩子的意見,而不是老想著控制他們,應試著聆聽孩子發出的不同聲音,而不是要他們言聽計從。給孩子多一些自主選擇的權力,對他們的頂撞和反抗也不用太過緊張,讓孩子嘗一嘗摔跤的滋味,也不是壞事。

不聽話的孩子,有自己的個性、敢於嘗試新鮮事物,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有更強的自主性,也才會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同時更容易適應社會生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