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感念余光中教授捍衛中華文化的熱情

 |2017.12.18
1131觀看次
字級

社論

詩人作家余光中教授,日前因病辭世,享壽九十歲。許多人提到余光中都特別推崇他的文學造詣,及對現代文學的貢獻;除了以創作影響、滋養了好幾個世代的學子之外,十餘年來,余光中積極投入捍衛傳統文學,以其文學大師的高度不斷奔走、呼籲保留文言文與促進傳統文學教育,他關心年輕世代語文能力的積極與熱心,尤其令人感動。

二○○四年底,教育部宣布實施高中「九五暫行課綱」,縮減國文時數、刪除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令國文教育界不安。二○○五年初,由余光中擔任總發起人及總召集人的「搶救國文教育聯盟」成立,宗旨是搶救國文教育、提升國文程度、振興國家競爭力、保存傳統文化、推動經典閱讀、詩歌吟唱,並進而培養人格道德。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歷經多年的抗爭後,余光中認為聯盟的組織比較鬆散,因此發起成立「中華語文促進協會」,並擔任了四年的創會理事長。期望以這個組織化、系統化的民間文教機構,長期監督政府的國語文教育政策,傳承國語文教學理念。

最近「十二年國教課程綱領」的高中國文審議過程中,有關削減文言文比例問題,再度引發外界高度爭議,包括王德威、曾永義等六位中央研究院院士和海內外學者聯合發起「國語文是我們的屋宇」連署聲明,余光中也參與了連署,並且表示:「拋棄文言文,台灣將成為沒有記憶的民族。」讓人清楚感受到他強烈的憂慮。

本籍福建永春的余光中,屬閩南人,對於陳水扁與蔡英文前後兩個民進黨籍總統為了推廣所謂本土語言的閩南語,而拒斥中華傳統文化與文學,從文學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想法。他說,閩南語有八音,不論是文字還是聲調,都比國語更貼近文言文,因此,如果民進黨政府想要推廣閩南語,那就更應該鼓勵孩子讀古詩詞及文言文,並且用閩南語大聲朗誦出來,如此更能彰顯閩南語的典雅與優美。

余光中認為,文言文不但不是推廣閩南語的障礙,反而是一大助力。可惜這番專業見解不為當道所接受;長期力挺文言文與傳統文學的余光中,因而得罪了不少綠營政客,再加上過往鄉土文學論戰時與某些藝文人士之間,仍留有些許芥蒂,以至於當余光中過世的消息傳出時,前民進黨立委助理王奕凱竟公開說了極為不敬的話,還牽扯到轉型正義這種政治性語言,實在令人感到相當遺憾甚至憤怒。

儘管身為外文系教授,余光中卻是近年反對教科書刪減文言文最力的學者,他曾指出,文言文至少有兩、三千年的歷史,白話文學就算從《西遊記》算起,也只有五百年,而五四以來的白話文學運動甚至還不到一百年,二、三千年的傳統能延續至今,必定有它的優勢與價值,值得發揚,更何況從時間的比例來看,文言文更不應該被忽視與削減。

余光中認為,其實白話文離不開文言文。他有一比喻:傳統就像是母親給的血型,「我們可以從外面輸點血進來,但不能全部換血,這樣太危險,可能活不長久。」他曾說自己有個天真的希望,那就是「不要因為五十年的政治,拋棄了五千年的文化。」這番暮鼓晨鐘之語,希望執政者能聽進去。

如此心心念念傳揚中華文化、並實際投身採取行動,余光中不只是一位文學大師,更是一位文化的守護者、知識分子的典範,令人無比尊崇與懷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