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經典藝術 護生畫集

文/林少雯 圖/取材自網路、林少雯 整理/林于韵 美編/姚彥旭 |2017.11.27
1648觀看次
字級
2012年11月9日為豐子愷誕辰114週年的紀念日,Google的Doodle特別製作「懷念豐老」的漫畫。
林少雯每隔半年探望豐一吟。圖/林少雯提供
豐子愷從1923年起發表漫畫,多年來從未輟筆。圖/新華社提供
豐子愷著作共150多本,其中34本為英、俄、日文翻譯,圖左豐子愷與女公子豐一吟共同翻譯俄羅斯名著《我的同時代人的故事》。圖/新華社
護生畫集圖文賞析六冊

歷經半世紀才完成的《護生畫集》,是「中國漫畫之父」豐子愷先生一生嘔心瀝血的作品。豐子愷17歲進杭州師範專科學校就讀,成為弘一大師的學生,在大師教誨下決心朝繪畫方向去努力,從1923年起就開始在鄭振鐸主編的《文學月報》上發表漫畫,並答應大師繪作畫集。第一冊初版於1929年問世,為恭賀弘一大師50歲壽辰,爾後每隔十年出版一冊。大師在豐子愷心目中如父親般的嚴厲,總是勉勵他道德人品器識高於一切,這份如師如父的情義和情誼,經過抗日、國共內戰與文化大革命,豐子愷始終堅守諾言、從未輟筆,在弘一大師百歲冥誕前,圓滿六冊的《護生畫集》。

仁心愛心  不受政治侷限

2013年起,豐子愷後代的將畫授權給大陸中央中宣部作為公益廣告之用,自此豐子愷的畫作在大陸的電視、站牌、街道與巷弄間圍牆上都可見到,作為啟發民眾仁心愛心、共創和諧社會,以及生態環保教育推廣之用。

行走全球弘法利生的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有感於豐子愷尊師重道的精神世間少有,更覺得《護生畫集》內容不但是中華文化基本大書,也是尊重生命、惜物護生、讓人長養慈悲心、讓社會祥和的重要生命教育教材,於是大力推廣。在重建江蘇宜興佛光山祖庭大覺寺時,在大殿外牆上彩繪護生畫;在高雄建設佛陀紀念館時,將護生畫製成圓形立體浮雕,鑲崁在佛館兩側的風雨走廊,佛館作為譽享國際級的博物館,每年超過千萬人次禮拜和遊覽參觀,尤其是學生到佛館戶外教學,護生畫的講解均被列為重點教學項目。

豐子愷的女公子豐一吟老師在父親過世後,專注於研究父親著作,也臨摹字畫,其筆潤收入,因慈悲不捨眾生受苦,一轉手就拿去助人。2014年受佛館邀請出席「弘一大師˙豐子愷護生畫集特展」,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主持「從護生圖談生命教育」座談會,在對談間娓娓道出其父與弘一大師等人合作繪製畫集的故事。另外,佛光山許多書籍和文宣品上,都印有護生畫,向大眾推廣慈悲護生的思想。

致力推廣  護生護心教育

筆者曾以兒童文學、少年小說、散文等各種文體為文,關懷自然生態、環境綠化等議題。於研究所時,以〈豐子愷《護生畫集》體相用之探討〉為題,發表碩士論文。護生畫內涵深厚、自然細膩的筆觸,深深撼動筆者的心。畢業後仍持續以短篇方式在《人間福報》專欄發表賞析,並由前福報藝文總監周慧珠總策畫,透過香海文化出版六冊套書。

從最初單純的喜愛,到弘揚兩位大師尊重生命惜物護生的慈悲精神,正接續了筆者尊重生命和愛護地球的一貫理念。從2013年至今,曾於國家圖書館、台北國際書展、教育電台「為臺灣文學朗讀」節目、北京中國作家協會與福建作協舉辦的福建文化考察團福州座談會、《國語日報社》親子講座與佛光山各地學校寺院道場等分享護生護心尊重生命的觀念。甚至在福建華藝廣播電台趙玉的那集節目,因內容紮實、用心感人,榮獲台港澳三地廣播節目首獎。

近年在兩岸三地的文教館、文化單位、學校與寺院道場為法師、教師、大人、小孩講述護生畫的精神。聽者都感動莫名,可見護生畫的慈悲力及攝受力,不但力大無窮,也無遠弗屆的。

分享賞析《護生畫集》的心得,是筆者希冀透過淺白易懂的文字發揮弘一大師的般若,和豐子愷老師以畫說法的護生護心、長養慈悲心的生命教育。在地球遭受生態浩劫,產生融冰危機的今日,筆者與大家共勉,尊重生命和生態環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