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藝筆記】海棠占春顏色最風流

圖與文/陳牧雨 |2017.06.13
2754觀看次
字級
圖/陳牧雨 自從唐明皇以「海棠春睡」來形容楊貴妃晝寢後,海棠被稱為「國豔」,又有「花中神仙」的稱號。

文/陳牧雨

自從唐明皇以「海棠春睡」來形容楊貴妃晝寢後,海棠被稱為「國豔」,又有「花中神仙」的稱號。

根據明代《群芳譜》的記載:「海棠有四品,皆木本」,這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和貼梗海棠。

台北建國花市,每到春節前後,都有盆栽的木瓜海棠出售。在台灣,有人稱為長壽梅或刺梅;在眾多花卉中,不論外型色彩,其實並不突出。

貼梗海棠,梅峰農場有幾棵,可是每次看到的時候,總是稀稀落落的幾朵小花,雖然花色鮮紅,卻也稱不上有多令人驚豔。

垂絲海棠則在阿里山見過,不知是否每次見到都不是在盛開時節,與想像中的國豔,亦相距甚遠。因此,有時候會懷疑古人對海棠是否有過譽之嫌!

不過每每從照片或影片看到日本或中國大陸的海棠,確實有別於在台灣所見,真的是美豔動人。故而長久以來一直希望有一天,能親炙東坡所謂:「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的意境。

今年四月,與友人有一趟日本的賞花之旅,目標是櫻花及紫藤,海棠並不在列。事實上,也從未聽聞專程觀賞海棠的旅遊行程。然而,我們一路從青森南下,第四天住宿山形縣新水戶屋大飯店。當遊覽車在飯店停車場停下時,意外地發現了兩棵垂絲海棠。果然名不虛傳,滿樹深紅色且長長的花梗,撐著乾乾淨淨粉紅的瓣小花,在晚風裡顫抖著,真是楚楚可憐!

於是,顧不得把行李放進房間,就先拿著相機拍攝留影。意猶未盡,隔天一大早,再度巡禮一番,晃蕩在晨風中的花蕊,美麗得令人捨不得離去!

垂絲海棠的花苞是深紅色,花卻愈開顏色愈淺。如此深深淺淺的紅色,夾雜這新葉的嫩綠,煞是好看!

這讓我想起東坡的寒食帖,東坡在兩月苦雨後,感嘆:「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

「燕支」即是「胭脂」,代表豔紅的色彩;「雪」自是潔白的象徵。原來「泥汙燕之雪」說的是海棠深深淺淺的花朵,被泥所染汙了!

可愛的東坡,臥病在床,竟然還惦念著「燕支雪」的海棠!

或許也是自惜吧?東坡被貶後,寓居定惠院之東,看到雜花滿山,竟然有海棠一株,想必然是這裡的人不知道海棠的珍貴吧?

於是賦詩一首〈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

雨中有淚亦悽愴,月下無人更清淑。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

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忽逢絕豔照衰朽,歎息無言揩病目。

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致,銜子飛來定鴻鵠

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那忍觸。」

東坡此詩,花了很多篇幅來描繪名花幽獨地開在這個窮鄉僻壤的山間,其實整首詩最重要的,還是一句「天涯流落俱可念」,以名花來比況自己,同是淪落天涯,名花之所以是名花,不管身處何地,自然富貴出天姿,是不需要金盤或華屋來襯托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