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背後…檯面下交易受質疑

編譯/劉雲 |2016.06.04
1625觀看次
字級

編譯/劉雲 圖/路透、網路

絲路經濟帶(SREB)計畫,立基於中國大陸在中亞地區長期的經濟投資,有機會進一步發展中亞地區經濟。然而,中國在此地區投資活動的歷史紀錄,反讓人擔心可能加劇這個區域貧富不均與治理不善的問題。

中國在中亞一向是公共建設投資與興建的關鍵推手,涉及行業非常廣泛。中國大量投資於中亞的天然資源開採,包括天然氣、石油、鈾、黃金與銅,並成為該地區主要出口項目。

然而,中國不僅投資採礦事業,也建造道路、鐵路、隧道、輸電線、整修煉油廠以及開發特別經濟區。

此外,中國也積極投資於農業與電信業。

中國對中亞的經濟策略,銜接自新疆的經濟發展計畫。新疆地處中國西北邊境地區,當地有為數眾多的伊斯蘭少數民族。前述策略是假設經濟繁榮可以帶來政治穩定,但這理論得以實踐的前提是,中國必須確保經濟利益為中亞所有人民能雨露均霑。

利益未雨露均霑 中亞人民超不爽

但是,絲路計畫至今未提及「涓滴效應」(trickle down)要如何產生。

例如,中國的投資照理說會為當地人口創造就業機會,但實際上受到限制。多數時候,中國透過國營銀行提供金額龐大的政策性貸款,附帶條件是相關項目必須由中國企業與工人承做。

雖然這不是中國特有的融資方式,但已激起中亞人民對中國投資的不滿情緒。某些國家如土庫曼與烏茲別克,祭出本地配額要求來反制,例如土庫曼規定,投資項目的本地工人比率不得低於70%;烏茲別克要求中國企業只能派遣管理人員。只是實際上這些規定也未必付諸實現。

中國對中亞地區政府的貸款,條件缺乏透明度,也可能提高當地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是中國貸款占當地國家外債比重很高時。例如,中國進出口銀行2015年底為吉爾吉斯政府最大債權人,貸款餘額達13億美元,而吉爾吉斯外債總額僅為36億美元。

儘管貸款條件很好,實際上這些貸款如何償還,卻受到質疑,因為中國可以要求別的還款方式,例如取得天然資源或採礦權,或所謂的「非官方沖銷債務協議」,但這些很多都是檯面下的交易,啟人疑竇。此外,中國企業運作方式也常遭到類似的批評。

投資固然並非慈善事業,但中國的願景理應有助中亞經濟「轉骨」,造福當地人民。中國已透過所倡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AIIB),提出良好治理的重要性。亞投行預料將與亞洲開發銀行(ADB)進行更多合作,如此一來或許會更嚴格遵循公開招標程序,有助解決透明度相關的問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