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金招牌 電影人如何良性循環?

李碧華 |2015.11.21
1282觀看次
字級
「華語流行音樂教父」李宗盛和電影界老朋友打招呼。 圖/金馬獎執行委員會
由陳柏霖(左三)主演的《再見,在也不見》為金馬影展熱鬧揭幕。 圖/金馬獎執行委員會
入圍金馬獎的《刺客聶隱娘》導演侯孝賢以懷疑、矛盾與煩惱組成故事,寫成劇本。 圖/金馬獎執行委員會
正能量引領電影人用歷史的集體情緒來動員,是壓抑後的包容與和解。 圖/金馬獎執行委員會
電影人應把我的想法裝進你腦袋,把你的鈔票裝進我口袋。 圖/金馬獎執行委員會
「全能天后」楊丞琳獻唱經典情歌。 圖/金馬獎執行委員會

文/記者李碧華

第五十二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本日〈二十一日〉晚間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登場,這個集俠義豪情、諧趣浪漫、奇幻詭譎、溫馨感人於一爐的華語電影最高標竿,邀請正為《半場無戰事》進行後製的李安專程回台北頒獎。提起國際大導演李安,電影人都是這樣記憶的,他們沒有忘記二○○一年,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在奧斯卡金像獎多麼風光,多麼因受到國際肯定而令人泫然欲泣。李安得獎,台灣電影露臉了,國際舞台卡位了,歡欣鼓舞,從此應是一片康莊大道。

豈又能料到,台灣就從這一年掉入谷底中的谷底,一年拍不到十部電影,票房都在百萬邊緣,投資一旦泡湯,就是長達十年的惡性循環。「台灣曾受封閉所賜,在亞洲電影世界曾經稱王,雖然在沙灘慢跑、在小白屋談情說愛或在雨中哭斷腸都是文藝片老梗,但也的確滿足過無數戲迷。如今掉落到谷底,是不是台灣電影人自食其果呢?」一位導演感嘆,什麼題材大賣,就拼命跟進去拍,僵屍片不就是這樣「僵」掉了嗎?

直到新電影浪潮帶來無比巨大的文化衝擊,楊德昌執導的《青梅竹馬》直接衝撞原是禁忌而避之唯恐不及的社會爭議,幕前幕後的電影人和觀眾方才同時甦醒─原來,電影可以這樣拍,拍出台灣人集體的記憶,享受台灣自由自在的氛圍,能給予每個族群尊重,理解與同情,讓非主流電影施展更多的機會來討論社會不公不義。

新浪潮一路漫延,使「愛台灣」成為拍電影的神主牌,這倒是世界少見的獨特現象。

金馬盛會重要回顧,不能不提從二○○一年開始長達十年的艱困時代,再苦哈哈,電影人都沒放棄沙漠能湧出甘泉,長出奪目的仙人掌花的渴望,「我們不去思考賣座,就以『生逢其時』的熱情勇往直前,也樂在其中。」一位導演回憶,當時只要有電影可拍,大家就以朝聖的心,毫不退縮去做,如果場景需要一個農村,大家就完全投入的去種菜養豬,真實的去營造情境,像構築新的桃花源。「既生逢其時,大家就試探學習,有跟著時代走。」即使拍電影變成「笑話」,也沒有太多人因考量票房而退縮。

苦苦熬著,直到二○○八年,電影人稱它為「台灣電影復興年」現出曙光,一個魏德聖,一部《海角7號》,一份五億票房,翻轉了台灣電影,創下了電影史上最高點,而後才有《艋舺》的大賣。導演鈕承澤坦言,「魏德聖都敢,自己怎麼不敢?」賣破億的《總舖師》、《雞排英雄》、《陣頭》……,也一部又一部的突破低氣壓,延伸了《海角7號》的巨大效應。

世事難料,當輿論正說著「台灣電影已死」,這部小品卻足足狂賣5億多,影響後面一大串年輕導演也放手「搏一博」,電影夢,因此再熊熊燒起,「以前滿肚子的話說,也不見得有人聽,現在,簡單一句話就被放大。」魏德聖認為,千萬不要自我陶醉,自己賭的不是大賣,而是有下一個能拍《賽來克.巴萊》的機會,所幸,如願以償。

金馬獎激情過後,電影人未來怎麼走?入圍十一項金馬獎的《刺客聶隱娘》導演侯孝賢說,自己的成長,自己最清楚,周邊的氛圍與故事極多,有懷疑,矛盾與煩惱就會組成故事,盡力找題材,寫成劇本去拍吧。

導演朱延平則認為,很會說故事的年輕導演群起關懷本土,關注社會,那價值與貢獻,足以超越瑕疵,「正能量引領電影人用歷史的集體情緒來動員,雖猶如飄蕩在風中的葉,是壓抑後的包容與和解。」他提醒,「電影人應把我的想法裝進你腦袋,把你的鈔票裝進我口袋。」拿大陸資金拍電影絕不是丟臉的事,更重要的是,要以亞洲做目標。

進軍好萊塢的導演徐進良則說,台灣應採雙軌制,既小而美符合台灣市場,也應朝國際大片邁進。

紅毯之夜

詮釋電影經典情歌 大咖出任務

叱吒華語樂壇的「金曲歌王」陳奕迅將與「全能天后」楊丞琳合作獻唱經典情歌,陳奕迅表示:「選歌很困難,因無法將所有的經典歌曲一一呈現,要考慮的不只個人,還有觀眾的喜愛。」能與「E神」同台,楊丞琳說:「Eason是我非常喜歡的男歌手,相信他可以很自在的站在金馬舞台。」

「華語流行音樂教父」李宗盛獻唱招牌歌曲向電影人致敬,他開玩笑的說:「這次會參加演出,是奉張艾嘉大姊的邀約,說穿了,大姊的邀約就是命令、我只有遵命!」李宗盛表示自己和電影淵源不深:「電影是結合多項技藝的表現,我雖然寫過幾個電影主題曲,但是深深覺得只是沾上點邊。」他藉這次參與演出能跟久不見的電影界老朋友打招呼,非常期待。

銀幕望遠鏡

一部紀錄片 等於一個時代的縮影

紀錄片的鏗鏘第一聲是齊柏林執導的「看見台灣」,在電影市場掀起各方矚目後,不禁帶來「紀錄片也能賣大錢?」的各方觀望,而票房的叫好又叫座,證實了這件事是可行,也逐漸形成一股新風潮,新嘗試以後,李岡監製的「阿罩霧風雲」,林正盛導演的「有任務的旅行」,王中言監製的「飛將在」都將陸續接受票房的嚴酷考驗。

一部紀錄片等於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個精彩的歷史課堂,也等於讀完一部大江大海的厚書,完全真實又正面,也絕對激勵人心。也因此,其賣座帶來的意義,已經不是投資者到底賺多少大錢,演員又怎麼樣爆紅,票房又如何的厲害,而是,攝製團隊認真面對過去,現在與未來。歷史是個值得借鏡的教訓,真相也永遠跳出記憶而難以抹滅。照票房來看,鑑往知來的紀錄片顯然已直攻人心而在電影市場闢出新路,著實帶給電影人萬分的鼓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