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次工業革命 3D列印 能重拾製造業風光?

文/記者李碧華,ANDY |2015.07.25
1881觀看次
字級
學員創意無限的立體公仔成品,神情逼真、麟角分明。圖/陶巍義
魏大翔研發的3D列印機。圖/陶巍義
「哇!」列印出成品,這是最有成就感的時候。圖/陶巍義

文/記者李碧華,ANDY

根據Wohlers Associates 報告指出,全球3D列印市場規模高達四十一億四千萬美元,年複合成長率更達百分之三十五,將是自有了網路後,最大的科技革命,必將帶起第三次工業旋風。美國總統歐巴馬一年前即已在國情咨文上指出,希望藉由3D列印重拾美國製造業風光,國際安全認證領導機構UL(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也開始在世界各地投入資源,幫助製造商與使用者正視3D列印的安全發展,此風潮一路吹向台灣,工研院目前積極成立台灣第一個3D列印製造產業群聚,招攬企業開啟契機,十月將與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科技大學、工研院、台灣雷射科技應用協會、三維列印協會、電電公會、展昭國際等單位聯合舉辦「3D列印創新應用競賽」,共同推動台灣產業進階,提升全民製造安全認知。

3D列印雖顛覆傳統的製造流程,許多應用上的安全挑戰亦隨之而來。在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看來,一切都只是噱頭罷了,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選擇相信「歐巴馬的話」,而科技達人許毅則稱之為玩具,「因為一般人用途有限,如果對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相關軟體不熟悉,有能力自行設計並列印,那麼,充其量,3D印表機真的只是個玩具而已,列印出一些小瓶小罐,倒還不如到巷口的雜貨店去買實用,更便宜,品質也更好。」

就平面設計ANDY觀察,3D列印輕鬆玩出設計,四條腿可以靈活擺動的大象公仔、拆開後可以分別看到隔間與樓梯的別墅模型,這些富饒趣味又精細的模型,不是大量製造,卻也不是人工雕刻出來的,那到底怎麼製造出來的呢?答案是,3D列印機「印」出來的!

走進「Trunk3D列印空間」工作室,櫃台擺滿學員創意無限的成品:有神情逼真的小狗、麟角分明的龍頭,還有葉脈紋理清楚可變的樹葉。總經理魏大翔說,有非常多人都前來Trunk學習3D列印,當中有些人是想學習新知,也有不少朋友把學習成果應用在工作上,大幅提升效率與績效。

「3D列印」聽起來很難想像,其實操作方式和傳統列印相似,機器收到電腦傳送的訊號,再把圖案列印出來。魏大翔強調,傳統列印印出來是平面,而3D列印使用ABS或PLA塑膠條,經加熱融化通過噴頭,擠壓沈積在列印底板上,反覆一層一層累積,堆疊出立體成品。不同精細度的機型,可以製作出不同規格的成品,從米粒大小到超過一公尺的動物公仔,都完全沒問題。

魏大翔表示,學習3D列印的人來自各行各業,更不侷限於成人,也包含很多小朋友或青少年,甚至銀髮族,可說是什麼人都有。從室內設計師、家庭主婦到鐵捲門零件開發商,大家都來「自己動手設計」,用充滿樂趣的方式一圓設計夢,再由工作室的機型產出成品。每次列印出成品後聽到設計者的「哇!」就是魏大翔最有成就感的時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