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典名曲】舒伯特‧〈野玫瑰〉

著/許麗雯暨音樂企畫小組 |2012.10.14
6471觀看次
字級

音樂家生平

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年)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過得並不算如意。但他表現出來的旋律卻優美靈巧,洋溢著光明歡樂,他生命中最大的資產就是音樂與朋友。舒伯特所創作的作品深受古典時期海頓、莫札特、貝多芬三位大師的影響,他不僅總結了古典樂派的曲風精神,並開創浪漫樂派新的契機,是音樂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舒伯特作曲的靈感唾手可得,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一個樂句成形了,他便可以不顧一切地埋頭譜曲,渾然忘了身在何處。

舒伯特的精神領袖是貝多芬,尤其在交響曲的領域;但是連舒伯特自己也意料不到,他的功力最後已能寫出與貝多芬並駕齊驅的作品,甚至超越了貝多芬的影響力,在古典樂派既成的模式中另闢蹊徑。

〈野玫瑰〉Heidenroslein

十八歲時舒伯特在學校教書,有一次上數學課,他在黑板上寫下 2/4 這個數字,放下粉筆時,忽然忘記了他的學生,滿腦子只剩下為歌德的詩〈野玫瑰〉所作的旋律。

彷彿墜入另一個時空裡的舒伯特,馬上刷刷刷地寫下這首歌曲,回過神來的時候,自己已經教全班唱起來了。這一幕好巧不巧,被來巡堂的校長先生撞見了,保守的校長忍不住當著學生的面,把舒伯特數落了一頓。

身材五短、性情溫和的舒伯特,被朋友們暱稱為「小香菇」,從這個綽號不難看出他在社交圈中受歡迎的程度。他是帶來歡笑的小香菇,更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作曲天才,每當心血來潮,甜美的旋律就會嘩啦嘩啦湧現出來。

像民謠一般簡樸的〈野玫瑰〉,描寫少年見到玫瑰愛不釋手的模樣,甜蜜而傳神。安寧恬靜的旋律使歌德的詩與音樂合為一體,愉快活潑、情感細膩,曲中情境令人不禁想起聖修伯里筆下的小王子對玫瑰的感情。

「歌曲之王」舒伯特共寫過六百多首藝術歌曲,席勒、歌德等文學家的詩作都曾被譜上美妙的旋律。擅長抒寫旋律的他,每首曲子都像一首歌一樣好聽、好唱,而且靈巧豐沛,自成一個小小的世界。除了〈野玫瑰〉之外,〈聖母頌〉、〈搖籃曲〉、〈魔王〉、〈鱒魚〉、〈菩提樹〉等等,都是舒伯特膾炙人口的名曲。

聽他的歌,就得先認識這位可愛的朋友,當這位笑容靦腆的歌曲之王,成為你案上最親切的作曲家後,就不難想見為什麼從舒伯特手中寫出的旋律,總是特別會表達感情,而且一字一句都像要將人心融化了一般。

(摘自華滋出版‧《你不可不知道的100首經典名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