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典名曲】 貝多芬《給愛麗絲》

著/許麗雯暨音樂企畫小組 |2012.09.09
3061觀看次
字級
音樂家生平 貝多芬( 1770-1827, Ludwig van Beethoven)有「樂聖」之稱,從小就在父親嚴格的訓練下展現過人的音樂天分,並跟著多位音樂大師學習音樂,奠定了良好的音樂基礎。

音樂家生平

貝多芬( 1770-1827, Ludwig van Beethoven)有「樂聖」之稱,從小就在父親嚴格的訓練下展現過人的音樂天分,並跟著多位音樂大師學習音樂,奠定了良好的音樂基礎。

但就在音樂事業逐漸起步的同時,貝多芬卻發現自己的聽力慢慢衰退,這個致命的打擊令他相當絕望、痛苦;即使如此,貝多芬依然創作出一首又一首令人感動無比的音樂。

然而,伴隨著日益嚴重的耳疾及長年虛弱的身體,貝多芬因旅途中一次意外的重感冒逝世於維也納。

樂聖貝多芬共寫過九首交響曲,這「不朽的九首」每一曲都凝練了他的心血、熱情與才華,其中最為大家熟悉的,就是第五號交響曲:《命運》了。

《第五號交響曲》原非標題音樂,但它有一個交響史上最嗆的動機「5、5、5、3……」,貝多芬曾向一個友人表示:「命運來敲門的聲音就是這樣的!」於是後人便為它冠上了「命運」之名,正正詮釋了貝多芬揮舞著拳頭向命運挑戰的氣魄。

鋼琴小品《給愛麗絲》

《給愛麗絲》(Fur Elise)是貝多芬最精緻著名的鋼琴小品,他在樂譜扉頁上親筆題獻「給愛麗絲作為紀念,四月七日,路.馮.貝多芬」。究竟愛麗絲是誰呢?至今已無從考查,但與其說這首曲子是獻給某位冰雪聰明的女孩,倒不如說它是貝多芬送給全天下學琴孩子的禮物,許多人在琴鍵上初次接觸貝多芬,就是從《給愛麗絲》開始的。你一定在某個夏日午後,聽過鄰居小孩彈的《給愛麗絲》吧?

《給愛麗絲》為 3/8 拍子的小快板,曲式是 A-B-A-C-A 的小迴旋曲。

A 段主題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主旋律,這段主旋律優美抒情,而且此後不斷在曲中反覆出現,似乎代表愛麗絲在貝多芬心中深刻鮮明的印象;B 段主題以明朗的 F 大調呈現,如歌似的旋律就宛如少女哼著輕鬆的曲調漫步在林間小徑,歡愉的心情躍然曲中。

B 段過後主旋律再現,但緊跟其後的 C 段旋律則湧現了一股緊張不安的氣氛,彷彿天空無預警的下起大雨,無以名狀的憂慮與 B 段形成強烈的對比。還好雨勢來得急去得快,太陽一下子又露臉了,曲子終了之際又回到甜美的 A 段主旋律,餘音繚繞,十分惹人憐愛。

國內名鋼琴家陳冠宇先生曾在他的書中提到小時候練習這首鋼琴曲的回憶。他說每回坐在鋼琴前全神貫注的投入《給愛麗絲》美麗的旋律中,腦中便會出現一整段流動的畫面:

畫面中有一個可愛的捲髮少女,天真無邪挽著碎花小洋傘漫步於林間小路,隨著樂曲的開展,少女在林中欣賞著嫣紅奼紫的小花;但途中驟變的天氣讓小女孩的心情歷經一小段波折,還好雨後的天光讓女孩的臉上很快又露出了笑容,繼續踩著輕快的腳步消失於林中。

這一段有畫面的音樂賦予樂曲靈活的生命力,不論是彈奏者或是聆聽者,每當《給愛麗絲》清新的旋律響起,是否你的心中也隨著上映了一段鮮明的、專屬個人的愛麗絲畫面呢?

(摘自華滋出版‧《你不可不知道的100首經典名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