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談因說果——生命中的因果探微 (二)

慧開法師 |2012.08.19
1812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南華大學代理校長、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

慧開:「可以!其實一點都不玄。淺白地說,生命中的『因果』—或者更確切地說—生命中的『因緣變化』,其實是非常錯綜複雜的,但是我們往往不自覺地將問題過度簡化,只是看到事物的表象或者事物的一部分,就以偏概全而遽下結論。

大多數人會以為,冥冥中有一個主宰或者是既定的法則,來掌控或左右世間的所有事務和變化,所以也就很習慣性地希望套用一個公式就可以把問題或疑惑解決了,比如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結果發現實生活中的種種,並非如我們所預期的,而是『善無善報,惡無惡報』,疑問不但沒有解決,反而覺得其中有更多矛盾、疑惑和不解。您是不是有這樣的困惑?」

譚生:「是啊!您說得太貼切了!我的感覺和困惑,就是如您所說的,好像沒有什麼天理存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啊!」

慧開:「其實佛陀早就開示我們了,這就是佛經裡面所說的『瞎子摸象』!這個世界就像是一頭大象,而我們每一個人就像是圍繞在大象周遭的一群盲人,每個人都確實摸到大象身體的一部分,也不能說每個人摸到的部分都不對,問題在於我們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摸到的部分就代表了整頭大象,而且往往會執著、堅持己見,認為自己摸到的才是正確的,別人摸到的都不對。

結果,當發覺大象的行動並不是照著自己所預期的方向,就會陷入很深的困惑之中。」

譚生:「聽了您這樣分析和解說,我有點明白了,但是,如何進一步解除疑惑呢?我們有可能把整頭大象都摸清楚、摸透徹嗎?」

慧開:「當然有可能,不過要一步一步來。在《金剛經》裡,佛陀開示我們,眼界有五個層次:凡夫的肉眼、天人的天眼、羅漢的慧眼、菩薩的法眼、諸佛的佛眼,不同的眼界所看到的世界相貌和所觀照層次的廣狹深淺,當然也是不同的。俗話不也說:『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慧眼才能識英雄。』因此,欲見真理,須先開慧眼。」

譚生:「看來,要開慧眼好像也不是那麼容易,而且還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所以就請您先以我凡夫肉眼的層次來開示一下,以解除我的疑惑。」

慧開:「您不用客氣,禪宗祖師說:『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您對生命產生了疑惑,想要探索出它的道理,其實是件好事。」

譚生:「但是我現在只有『疑』沒有『悟』啊!而且是一團大『迷霧』,可一點兒都看不出好在哪裡?」

慧開:「您先不要氣餒,自古以來,能夠『生而知之者』是非常少數的,能夠『學而知之者』其實也不多,很多人從學校畢業之後,就某種程度而言,幾乎都停止學習了,大多數人都是『困而學之』,也就是當他在生命歷程或是現實生活中遇到了瓶頸、疑惑、困境等等,才開始認真地思維、探索生命的奧義。」

譚生:「我覺得您對生死問題的理解似乎已經了然於胸,應該是『生而知之者』吧!」

慧開:「您誤會了!我自己絕對不是『生而知之者』,勉強說是『學而知之者』,其實是個『困而學之者』。年輕的時候,雖然讀了一些古聖先賢的智慧箴言和佛學經論,也背誦了一些文章,但都只是停留在文字和知識層面的理解,一旦遇到境界現前的時候,就破功了,這才警覺到自己學有不足,開始重新咀嚼過去所讀書中的微言大義,深刻地反省思維,修正改變待人處世的態度。人生中的很多道理,都是在經歷了挫折、困境的磨練之後,才逐漸領會到的。」

譚生:「謝謝您的鼓勵與開示,讓我在人生的迷霧中看到了一線希望的曙光。」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