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祖父母節的真義

 |2010.08.29
3228觀看次
字級

今天是第一屆祖父母節,是教育部今年首度發起的節日,和母親節、父親節相較,民間反應冷淡;許多年輕人甚至老年人本身、老人安養機構,渾然不知有這個節日。

許多國家訂有祖父母節,美國是九月第一個星期日,俄羅斯是十月最後一個周日,英國是九月二十四日,新加坡是十一月的第四周日,葡萄牙是每年的七月二十六日,台灣則選在八月第四周日;但由於倉促決定,加上宣導不足,以致多數人不知道此一新的節日。

教育部委託中正大學調查,發現只有三成六的孫子女能全部說出祖父母名字,有四成知道二至三位的名字,一成二只記得一位,還有一成完全不知道。記得所有祖父母生日的孫子女只有百分之五,六成二答不出任一位祖父母的生日是那一天。

在農業社會,大家庭是常見的家庭型態,祖孫情誼自然形成。現在家庭結構呈現核心化與少子化,年輕一代與祖父母的互動愈來愈少。孫子女成長在知識更迭快速的時代,每天都在學習新的知識、態度、行為,與祖父母產生隔閡。祖父母節的訂定,正反映社會變遷下家人關係的疏離。

台灣已邁入老年社會,雖然教養子女的責任歸屬父母,但在父母皆忙於事業的雙薪家庭中,很多小孩都由祖父母帶大。隔代教養的問題漸漸浮現,更顯示祖父母節的意義。但我們的學校教育一直強調父母對孩子的愛,孩子對父母的情,鮮少探討孫子女與祖父母間的親情。

親情是人生命中愛的動力,也是社會安定的基石。祖父母節所表達的不應只是感恩,更具有孝道延續與家庭價值傳承的意涵。在祖孫間相互陪伴、照顧、關心與經驗分享中,家族的核心價值才得以延續,祖父母的生活經驗也容易傳遞。家人的互動與關心,是老年人健康與幸福的重要因素。

在現代社會,祖父母及孫子女間,多數都只有逢年過節見面;祖父母在孫子女年幼時擔任主要的生活照顧角色,國小階段的孫子女與祖父母相處的頻率也較高,但是隨著孫子女年紀增長,與祖父母的互動就愈來愈少。孫子女與祖父母互動愈多,年輕世代對老人的態度愈正向。

祖父母節這天,孫子女至少要做的是寫張卡片、或打通電話關心祖父母。而祖父母節訂在開學前的最後一個周日,也是希望祖父母與孫子女可趁這一天共聚,甚至在開學第一天,陪著孫子女去上學。尤其若爸媽陪著祖父母一起到學校,更可以讓孩子看到父母對祖父母輩的貼心與孝順,是最好的示範。

制定一個節日只是一種形式,重要的是要有心,政府應努力研究「老人學」,了解老人家想什麼、需要什麼,幫老人家在激烈變動的時代更健康地調適自己。學校、社會團體也應舉辦有意義的祖孫活動,協助建構祖孫間的橋梁,發揮最大作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