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團建議】結不結婚 先從理財與觀念談起

記者李祖翔、黃揚明 |2009.06.28
553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黃揚明專題報導】「愛情與麵包,孰重孰輕?」傳統婚姻觀念備受挑戰,現實的「麵包」與「愛情」能兼顧嗎?民間團體觀察現今晚婚趨勢,他們異口同聲說:「要講這個問題,得先從雙方的理財和觀念談起。」

台北市晚晴婦女協會副總幹事林蒔萱指出,協會為受委屈的婚變婦女建立信心、學習成長,希望遭逢家變的女性能走出傷痛,而她們所以面臨不幸,與晚婚沒有直接的關聯,而是雙方家人給予壓力,在認識不充足下,倉促結婚才會有糾紛。

中華好家庭關懷協會公關張嘉文說,協會的服務對象以外籍配偶、隔代教養和單親婦女的子女為主,「單親父母以早婚居多」,根據觀察,上一代夫妻的相處、價值觀和教育方式容易讓孩子產生偏差,追根究柢,父母在婚前就應該多了解彼此。

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教授何春蕤指出,經濟狀況確實會影響結婚意願,現代人為維持個體的經濟實力,並不會因婚姻而放棄工作或扶養家庭,也因此對婚姻與否的考量不再是第一順位。

專門針對男女婚前課程和兩性關係做講習的愛鄰社區服務協會,秘書長葉嶺楠表示,失業率提高,男女不是考慮錢夠不夠結婚、愛情是否成熟,而該重視理財和之間相處的觀念,「一開始想錯,結婚後發現問題重重,就很難輕易挽回了。」

葉嶺楠說,晚婚明顯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對婚姻不認識所致,網路資訊取得容易,離婚案件層出不窮,令人對婚姻卻步,而晚婚的女性受健康、時代觀影響,往往以不生孩子為規畫,使家庭和社會結構改變,十至二十年後,問題就會浮現。

在婚前課程裡,注意婚前準備的男女,年齡層不高,女性年紀高於三十、男性長於三十五的情侶只占二成,依愛鄰協會調查,不論早婚或晚婚,婚前不了解性別觀、婚姻價值觀、原生家庭與婆媳相處的男女,婚後兩年就有離婚的念頭,社會應該把重點聚焦在婚前觀念的建立,而非錢與愛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