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風情】 炒鹽

文/邱傑 |2022.04.11
1489觀看次
字級
從海灘上刮回來預備炒鹽的細砂。圖/邱傑

文/邱傑

客氣而且一向給人十分老實印象的海岸一位大哥,或許怎麼也想不到今天會由他上台表演吧,而且表演的不是唱歌或跳舞,而是一項從小就學會的辛苦事,為家人炒一鍋鹽。

這樣已經許久不曾做過的事,從來都是一個人悶著頭在自家晒榖場完成的。海岸人家,耕田也耕海,時髦的說法就是農漁之家。其實於他而言,無非謀生,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想吃鹽就晒鹽炒鹽,是自然無比之事。偏僻鄉村,沒有什麼可以賺錢的機會,種一塊薄田,空餘時間往海岸去釘樁布網,漲潮退潮算準了一個回合的時間便前往巡巡看有沒有魚被卡進網來。

田裡有稻米收成,有青菜瓜果可收穫,大致上挨不了餓;有魚卡上網那是一家蛋白質食物來源,有時一次上網太多自己家吃不完,分送親友,或是風成一葉乾、晒成鹹魚,也是好味。

炒鹽則是久久一次的必須。晒魚用得著鹽,晒蘿蔔乾鹹菜乾用得著鹽,一日三餐也非鹽不可。用量不大,卻不可缺。

家中長輩帶著稚齡的他去海邊,去田間,這裡看看那裡學學,忽然到了某一天下了指令:你來做做看吧!一回生兩回熟,然後就變成了他的工作。

現在他自己也成了家中長輩,卻沒有小孩跟在他身邊看看學學,現代小朋友忙著要學的可多了,於是田間事海邊事還是由他親自打理。幸好的是這裡頭的產出與收穫已非生活之所需,只是他自己說的:「活動活動筋骨」、「做開心的」。

星期六來替大家炒鹽吧!社區裡的理事長交代他:就九點鐘,在活動中心見。

於是立刻著手準備。星期六早上九點赴約,現在開始準備時間上還有點兒趕呢。

首先到海邊去刮砂去。刮砂?煮鹽不是要挑海水回家煮,怎麼要刮砂呢?

其實北部沒有鹽田好晒鹽,製鹽工序和南部大有不同。

首先扛著平頭的耙子來到海灘,從沙灘上尋找顏色較淺白的部位,輕輕把表層刮進水桶裡備用。細砂顏色之所以淺白,那是海水打上了沙灘後被太陽晒乾了留下的含鹽層,把這一層刮下之後,準備一個盛裝稻榖的竹編米籮,下面擺上大型的盆子,米籮裡面層層鋪上棕櫚樹的纖維,倒入刮來的砂子,再到小溪挑來乾淨的淡水慢慢淋澆沖洗,砂子留在棕櫚的纖維上,含鹽度較高的水就滲漏到大盆裡了。

煮鹽時把大盆裡的鹽水挑到指定位置擺好,瓦斯大灶上擺妥一口大鍋,表演時打開瓦斯,慢慢煮沸那一大鍋海水,煮著煮著,水量漸漸少了,鍋中鹽液逐漸濃稠,此時必須以鍋鏟不斷翻攪以防燒焦,慢慢的鍋中液體變成了濃稠物,再濃到某一個程度,神奇的出現了潔白的結晶,那就是我們吃的鹽了!

古早人吃得比較健康,海水乾淨,煮出來的鹽純淨潔白,可惜現代人不容易吃到這麼好的天然食鹽了。

海鹽被煮好,炒好,粒粒晶晶白白,將之細心倒入容器後,煮鹽的大哥收拾他的瓦斯爐、水桶、大鼎、米籮,理事長過來致謝,他客氣的揮揮手,踏上回家的路。

這樣一個簡短的表演,演的是幾十年的生活往事,也大大顛覆了我錯誤的認知:原來煮鹽不全都是取來海水直接下鍋煮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