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讀的圖畫書】 一邊逃走 一邊成長《小雞逃跑記》

文/施佩君 |2022.01.09
1940觀看次
字級
《小雞逃跑記》 圖/信誼基金出版社提供

文/施佩君

慣性思考模式大概是日本作家五味太郎最想逃脫的吧。他說過,「逃跑的原因都大不相同,比方有人因為討厭而逃,有人因為無聊而逃,有人沒有原因就逃,也有因為太無趣而逃走的,或是因為害怕逃跑的,總覺得『逃』這個詞,是基於感性的移動。」



經典繪本《小金魚逃走了》是日本作家五味太郎最暢銷的作品,也是孩子在牙牙學語時最愛的繪本之一。有一段時間,幾乎每個晚上我都要讀一遍:「小金魚逃走了,逃到哪裡去了呢?」孩子立刻在圖上指出,這裡!小小的指頭捨不得離開,游移在色彩繽紛的圖案上,添加自己的想像:「我要吃糖果,不要吃到小金魚」「這是誰的臭襪子?」「小金魚坐太空梭,咻!」……

為了與五味太郎的新書《小雞逃跑記》做對照,我從書架上找出《小金魚逃走了》,書頁上有汙漬、折痕、線狀筆跡(當時孩子的作畫方式)與破損,導讀頁還失蹤了……幼兒的各種蹂躝恰是喜愛這本書的證明。

感受逃的魅力

時隔四十年,五味太郎再次詮釋「逃跑」的概念。喜歡《小金魚逃走了》的男孩也即將進入青春期,他對於小雞的逃跑不甚感興趣,反而是我,覺得著迷。

五味太郎在新書專訪中提到,以逃跑為名,是「感受到逃的魅力」「逃跑是一個移動感很強烈的動詞」,多年來,「逃」在他心中的分量,愈來愈重要。他認為,「生物為了要能順利長大,本來就該懂得如何逃」,小金魚或小雞都是「本來就會逃走,而且是一邊逃走一邊成長的感覺」。

創作者想法的轉變表現於作品中。《小金魚逃走了》著重於移動、躲藏的趣味性,並有尋找同伴的明顯目的,在這本書裡,逃跑是一種表現形式,是作者未完成的探索。《小雞逃跑記》不一樣,它更深入「逃」的概念,已具有「本來就要逃跑」的理直氣壯,小雞們逃得很認真、很有活力、很堅定。但小雞為何逃跑,最後為何「往家的方向逃跑」,作者沒有任何說明。乍讀之下會覺得莫名其妙,如果逃離的是家,為何又折返回家?如果目的是家,又為何逃離家?又或者,小雞逃的不是家,那會是什麼呢?

慣性思考模式大概是五味太郎最想逃脫的吧。他說過,「逃跑的原因都大不相同,比方有人因為討厭而逃,有人因為無聊而逃,有人沒有原因就逃,也有因為太無趣而逃走的,或是因為害怕逃跑的,總覺得『逃』這個詞,是基於感性的移動。」既是感性,便是照著個人對於逃跑這件事產生的直接感覺與情緒走,這是一種自然的、自由的、無規則的意識,嘗試用因果推理去解讀,就會自討沒趣。

生命自有出路

《小雞逃跑記》被歸類於幼兒繪本,我覺得恰當。倒不是說幼兒才能讀,而是幼兒訴諸直覺的感受,剛剛好是最能「讀懂」,且讀得最開心的一群。也就是說,成人要讀懂,得請教小小孩,或者,返老還童,找回內在的幼稚童心,如此一來,便能聽懂魔法咒語「大家一起逃跑」,進入這群小雞表現自主與創造力的瞎攪和遊戲中。

想像小雞們一路的笑聲與冒險,我讀得很開心;再細思五味太郎所謂「逃跑的魅力」,又有一種被安慰的舒服感受。我們現在用「逃」這個字,總免不了躲避責任、怯懦畏懼的貶損義與羞恥感,也心知肚明非長久之計。可是每個人都曾有過暫時逃離現狀的念頭吧?我們想逃,卻不敢逃;即使逃了,還要找各種理由遮遮掩掩。

負面詞意讓我們很少去體會「逃」做為原始求生本能,是迴避危險、扭轉劣勢的力量,也罕見正視「逃」之於維持平和的正面意義,與「一邊逃走一邊成長」的可能性──《小雞逃跑記》用天真可愛的姿態去翻轉看待這件事情的視角,肯定逃跑帶來片刻喘息的價值。在每一次翻頁時,感受目光隨著小雞們移動時的雀躍與鼓舞,將「三十六記,走為上策」化嘲諷為幽默,對於想逃、正在逃的人來說,確實是一種溫柔。

五味太郎還在圖畫中畫了一隻橘色小鳥,表明對於逃跑的人正向的態度。小鳥兒靜靜跟隨,不指手畫腳,也不提供多餘的保護,有一種「生命自有出路」的信任與包容。而最後一幕雞爸爸、雞媽媽敞開雙手迎接小雞們的歸來,更是一切盡在不語中、最有力量的支持。

如果起點即是終點,豈非白逃一遭?那可不,因為逃出家門的小雞們,與往家的方向逃的小雞們,已經是不一樣的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