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 從孩子的畫看見更好的教養《從畫畫覺察孩子情緒》

文/賴育立 |2022.01.09
1675觀看次
字級
精選書摘 從孩子的畫看見更好的教養 圖/采實文化提供

文/賴育立

看孩子的畫其實相當有趣,即使不懂繪畫心理學,光是看到孩子畫出來稚氣樸拙的線條圖案或是趣味橫生的故事劇情,都會讓我們發出會心一笑,覺得心靈獲得療癒。這也是孩子純正心靈透過畫作帶來的力量,愈自然單純、隨意創作的兒童畫,愈能洗滌我們日漸複雜的心靈。

冰山下的內心世界

孩子從出生後就開始受到家庭中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家人的影響。進入學校後孩子接觸到來自不同家庭的老師和同學,會見識到每個人有很不一樣的價值觀和人格特質。這樣短短幾年的「社會化」過程,孩子已經由一張白紙,一個原本內在情感很透明、內外很一致的幼兒,逐漸發展成一位能適應成人世界、群體生活,但也日漸學會隱藏和壓抑自己內心的聲音,內外開始不一致的小大人了。

這種情況對照繪畫心理學研究,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五、六歲以下幼兒大多畫出正面、笑臉的人物,也常畫出彩虹、花朵,代表他們內心的純潔光明,也代表他們真誠面對外在世界的單純心靈,會很自然地打開心裡的門窗給別人看,什麼事都可以攤在陽光下;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經歷過更多的家庭教養、學校教育及外面世界社會化的影響,孩子的內心開始起了變化,有些孩子已經會畫側面人物,開始學會隱藏一部分內心想法或情緒感受,畫裡出現的彩虹或笑臉也可能逐漸減少,不再那麼天真單純;到了小學中、高年級,有些孩子已經會畫出背面人物,可想而知,孩子不想面對或不知道如何面對的情況變多或變得更為強烈,也有愈來愈多孩子畫出生氣憤怒的表情、打鬥的劇情或晦暗深沉的顏色。

孩子內心世界的轉變,或許表現為日漸沉默寡言、謹言慎行,也或許隱藏在看似活潑開朗的明亮外表下。當孩子隱藏得愈深,我們愈難以從孩子的外在行為表現,了解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情緒或感受。

認知行為治療之父亞伯.艾里斯(Albert Ellis)根據多年的心理治療經驗,他堅信「責備」是大部分情緒困擾的核心。「指責」是一般家庭教養、學校教育中最常見的溝通姿態。大人堅信用兇的、罵的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總是認為「孩子就是要打過才會乖!」事實上,「責備」是最傷害孩子自我價值感的行為,美國家庭治療工作者薩提爾最重視每個人的自我價值感,她強調要讓每個人「覺得自己是有尊嚴的」,這件事實在是太重要了!

觀看孩子到觀看自我

大人常以為孩子的不良行為或負面情緒,是因為「孩子有問題」。抽絲剝繭之後才發現,原來孩子大部分問題,竟然都來自於大人,尤其是身為父母的我們。若再進一步追根究底探尋,會發現父母身上的問題,大多又是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影響——嬰幼兒時期與父母的連結情況、父母的價值觀和教養方式,這些都深遠地影響著我們的認知、觀點、期待與行為。

我們很難改變別人,尤其是觀念、習慣更加根深柢固的上一輩父母。要改變孩子也不容易,因為孩子的許多個性、態度和習慣根本就是模仿複製我們,因此,想改變現況最好的作法,就是先改變自己,好好自我覺察並重新安頓好自己。

當我們學會覺察、學會觀看內在冰山、學會觀看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學會積極正向的教養方式後,我們便踏上改變之旅。當改變我們的觀點與期待之後,便會改變我們的說話姿態和教養方式,而這一切的改變,也正是身為父母的我們必經的自我修練之路,我們應該要好好感謝出現在生命中指導我們或提供我們學習機會的孩子、伴侶、家人和朋友們。

(本文摘自采實文化出版《從畫畫覺察孩子情緒:一幅畫及時發現孩子需求,讓彼此內在連結更緊密》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