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祖先 5000年前就懂種稻

曹麗蕙 |2019.10.16
2311觀看次
字級
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南科考古館,十九日起正式營運。圖/中央社
「人面陶偶」為蔦松文化道爺遺址出土,陶偶的樣貌清楚,五官完整。圖/中央社
「碳化稻米」可能為台灣出土年代最早的栽培稻米。 圖/史前館南科考古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占地二點四四公頃,歷經十多年籌建、九個月試營運的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將在十九日與國人見面,史前館館長王長華表示,台灣有五千年豐富瑰麗的文化,邀請民眾從當代觀點共同與考古學者探索與詮釋史前文明,增加對這塊土地身世的理解,認識台灣文化演變。開館當天免費開放給民眾參觀。

王長華表示,南科考古館座落台南科學園區內,二十多年前因園區開發廠房,陸續發掘出考古遺址,之後政府決定在此蓋博物館,並由史前館籌備。南科考古館前後挖掘出八百萬件以上的物件,及兩千四百多具人骨,開館後有三個常設展廳和一個特展廳,將展示一千五百多組文物。

魚耳石 魚類「智慧身分證」

王長華說:「南科園區整理出逾六十個遺址,時間橫跨五千年前至三百年前,在台絕無僅有,且分布密度極高,也是文化延續最完整的區域。」目前分散此處的文化有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大湖文化、蔦松文化、西拉雅文化、漢文化等,她希望邀大家一起用當代視野探索台灣這塊土地的滄海桑田與文化變遷。

昨在記者會上,南科考古館挑選十大具代表性文物,現場更開箱四件珍藏文物,搶先曝光。其中,「碳化稻米」距今五千至四千三百年前,為大坌坑文化南關里東遺址出土,為台灣目前出土年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米,顯示台灣史前居民在五千年前已懂得人工栽培稻米,不再局限於原始的採集與狩獵。差不多時期的「魚耳石」,為大坌坑文化大昌橋遺址出土,魚耳石為硬骨魚耳中的霰石結晶體,耳石上一圈圈的生長痕就像樹木的年輪,詳細記錄魚的年齡和生活環境資訊,可說是魚類的「智慧身分證」。

姚仁喜設計 呈現古今對比

「人面陶偶」距今一千八百至一千三百年前,為蔦松文化道爺遺址出土,陶偶的人面樣貌清楚,五官完整,背面可見髮辮,可能代表當時人的相貌;「玉管珠串」距今兩千八百至兩千一百年前,為大湖文化牛尿港遺址出土,由一百八十八顆管狀玉珠串成,做工精緻,管珠中央所穿的孔洞直徑不到零點三公分,顯示製作者的高超工藝技術。

南科考古館建築邀請姚仁喜操刀設計,他昨分享,建築特色是希望傳達考古探索精神,因此館內運用很多管狀空間,包括大廳入口、時空隧道,兒童館則以玻璃帷幕為主要外觀。建築以不同幾合向度組成,一是象徵考古的方位、二是象徵現代都市的經緯關係,主要軸線交錯十九度,彼此交疊出張力空間。

主體建築外牆選用玄武岩石材與鑄鋁版,產生一新一舊,亙古與現代的對比。另外,他說,「整體建築像一個密碼的機器,希望大家在建築中探索、破解密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