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當代 穿越戰後3世代

曹麗蕙 |2019.07.23
1815觀看次
字級
梅丁衍以少年時期的日常生活用具、相關文獻之重新陳設,宛如走入台灣記憶的時光隧道。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黃國才用古董自行車、人力發電機、黑膠唱盤機、唱片、鋼板、木材打造的〈子彈四號〉。 圖/黃國才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北當代藝術館邁入開館十八周年,推出「少年當代──未終結的過去進行式」,藉此拉開「當代藝術 ongoing」五年計畫序幕,展覽由高千惠策展,匯集梅丁衍、黃國才、雪克等十六位(組),出生於一九五○至八○年間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追溯期間台灣文化歷史變遷的重要時刻,探究台灣當代藝術的形成過程。

「少年當代」探索一九五○至一九九○年之間,戰後三個世代的生活及文化記憶。展覽中的藝術家及團體以回顧的方式深入追溯童年及少年時期的回憶,呈現集體回憶的影響以及個人美學觀念。

其中,梅丁衍的「少年台灣」展區,透過大同寶寶和電鍋、舊式唱片盤、東西洋老電影海報、人類登月的報章雜誌等日常懷舊收藏,帶大家穿越時光隧道,回到戒嚴前後的時空,也讓觀眾找到屬於自己的回憶。

香港藝術家黃國才,則透過系列裝置作品「絕對空虛」,以〈永遠絕對空虛二號〉、〈三位一體號〉,以及〈子彈四號〉的互動式自行車雕塑,再加上音樂、舞蹈及錄像,重現自己青少年時期日本、香港偶像派音樂與霹靂舞等,呈現西方文化影響下,港台大眾文化之異同。

以電影書寫為創作的雪克,作品《1989》重建了校園空間,以教室黑板等比例的投影布幕影像,檢視充滿規訓、政治宣傳與大眾文化經驗的童年記憶是如何形塑了一個世代的共同樣貌。

「少年當代」展期即日起至十月三十一日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