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語心為宗

文/依昱法師 |2019.07.21
2250觀看次
字級
圖/取自網路

文/依昱法師

佛教談心,禪門寶典《無門關》云:「佛語心為宗」,三藏十二部經典的教理,就是教人淨心。這世界上,和我們最親近、關係最密切的,是我們的心,還有因其所起的意識變化。心不是單一之物,積集著各種要因,此刻的我是過去累積而成;未來的我,端賴此刻的我所作所為而決定,所以「心」是過去和未來的總體。因此,當我們關心外在環境的種種建設時,也請別忽略和我們息息相關的心理建設。

研究心理學,現代人幾乎僅止於一般常理所知的心態變化,或勸導或藥物治療。然而佛教二千多年來深究人內心的變化,引導人透過注視省察,掌握內心的實態,從中尋求拯救的方法和悟道之理,期喚醒人們的覺知,找到心中的主人。依此觀點,有呼吸、有心跳、有喜怒哀樂的身體是真真實實的存在,因有人身,才能體會人情冷暖,才知道精進修行,從中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

有一首描寫心的偈語:「三點若星相,橫鉤似月斜,披毛從此得,成佛也由他。」說明由於心的運作可使人墮至畜生道亦可使人成佛作祖,端賴我們如何把握心。《雜阿含經》云:「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維摩經》亦云:「唯其心淨則一切國土皆淨」,不管面臨什麼困難,只要有絕對的自信心,都會有解決的辦法,而自信心的強弱取決於我們對事情的看法,以及所持的心態是悲觀或樂觀。

記得四十幾年前念中學時,有位地理老師第一天上課時手裡拿著一個蘋果,當時的蘋果很貴重。老師問:「如果有人送你一個蘋果,而你捨不得馬上吃,於是貯存起來,有天你再也忍不住蘋果香的誘惑,拿起蘋果正想一口咬下,卻發現已爛一半,此時你作何想法?有人會覺得很懊惱,早知道如此當時就全部吃掉,現只剩下半個,好可惜喔!滿腦子憑弔已爛去的半個而唏噓不已!但有人小心翼翼的把好的一半蘋果捧在手裡,滿心歡喜的說,幸虧只損失一半,還有半個可以享用,真是有口福,若整個爛掉,那就只有嚥口水的分兒!你們希望成為哪一種人呢?」

這一席話深植腦海,對那半個蘋果,是懊惱是歡喜,二種心態不正意謂著二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每當我把得失看得太重或遭遇困難時,回憶起這席話,就釋然了,馬上告訴自己:「人不可能一直居於峰頂,也不可能一直處在谷底,總會有辦法,厄運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黎明前總會有一段黑暗……逆境是順境之因,沒有長年的地底蟄伏,哪來聲聲悅耳的蟬鳴?」提到佛教心理學,一般人總將「心意識」混為一談,其實心、意、識各司其職。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七二云:「心意識三,亦有差別,謂心是種族義、意是生門義、識是積聚義……復次,滋長是心業,思量是意業,分別是識業。」這說明「心」有集起之義,集諸法之種子,起諸法之現行,亦即第八阿賴耶識。「意」指第七末那識,恆審思量,此識是我執的根本,生死的原動力。「識」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識,有「了別」之意,亦即主觀的心對客觀的境有明了分別的功能。《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芸芸眾生不解其義,認假作真虛妄分別,大小方圓、高低長短等,即稱為打妄想,此即「識」的作用。

──摘自《生生自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