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燙傷自救 大於手掌速就醫

陳玲芳 |2017.07.20
182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逢甲商圈日前發生餐廳瓦斯氣爆意外,多人嚴重燒燙傷送醫。民眾生活中若不慎發生燒燙傷,到底該如何處置以將傷害減至最低?醫師表示,燙傷當下應以冷水替傷口降溫,如傷口超過「手掌大」,應盡速就醫;若小於手掌且水泡高度低於一公分,建議別刺破,預防細菌感染。

面積、水泡、紅腫痛 看嚴不嚴重

衛福部食藥署昨舉辦「燒燙傷救星—傷口敷料」記者會,與會台北榮民總醫院重建整形外科主任彭成康表示,燒燙傷分為四級,一度燒燙傷只有表皮受傷、沒有明顯傷口,例如常見的晒傷;二度燒燙傷則是傷及真皮層,三度到皮下組織,四度是傷透皮膚達到肌肉、肌腱、骨頭。民眾若在家中燙傷,第一時間應先以冷水替傷口降溫,並且以面積、水泡大小和紅腫熱痛等三重點,評斷是否應就醫。

兩年前的八仙塵爆意外,彭成康當時也曾參與救治大量燒燙傷病患。他表示,日常生活中因下廚造成的燒燙傷,大多只傷到皮膚表皮層,若患部面積小於一個手掌大,且水泡隆起高度低於一公分,民眾可自行貼紗布敷料,無須急著就醫,且小水泡也不要戳破,以防傷口感染。

彭成康說,將手掌、手指併攏可視為全身的百分之一,因此,燒燙傷範圍如果超過一個手掌大,即應盡快就醫。若超過人體百分之二十,則屬於嚴重燒燙傷;而若患部小於手掌,且水泡隆起高度不到一公分,建議傷者別刺破水泡,因為皮膚乃是天然的防護層,可防止細菌感染,只要自行貼紗布敷料、擦藥膏就會好。

彭成康提醒,如果水泡厚達兩三公分,不但較難擦藥,也很容易因為摩擦而破皮,此時建議先將傷口消毒,再以消毒過的針頭刺破水泡,待將滲出液擦拭乾淨後,再敷上藥膏或敷料;同時也要注意觀察傷口,若傷口紅腫熱痛的情況加劇,即應就醫診治。

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科長吳亭瑤說,傷口敷料主要功能是保護傷口,避免受到外界刺激、促進癒合並降低感染風險,目前市售敷料分為傳統織物敷料、合成敷料、生物性敷料三大類。

「傳統敷料」如紗布、棉墊、油紗布等,為暫時性覆蓋材料;「合成敷料」常見材質為PU膜、泡棉、水膠、親水纖維、矽膠膜,適用於較淺層傷口;「生物性敷料」為自牛、豬等動物組織萃取的膠原蛋白所製成的人工真皮等,適用於較嚴重的燒燙傷。

1認、2看、3會用 安心三步驟

彭成康表示,民眾可視傷口滲出液多寡,選擇合適敷料,若為較淺層燒燙傷,可選擇傳統織物敷料或一般合成敷料;較深層的燒燙傷,因滲出液較多,可選擇合成敷料,既能吸附滲出液又能防水。

食藥署提醒,民眾自行選購傷口敷料,應善用「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口訣,先認識醫療器材,購買時看清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使用前詳閱說明書,才能正確使用醫療器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