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唱片翻紅…樂迷收藏新寵

編譯湯淑君 |2017.02.25
1291觀看次
字級

唱片業過去10多年來一直苦於銷售下滑,備受數位潮流打擊,但如今他們終於找到一種致勝的商業模式,營運也開始撥雲見日。

在止於2016年9月的一年,華納音樂集團(Warner Music Group)的總營收成長將近10%,達到32.5億美元,是8年來最壯觀的紀錄。全球最大唱片公司環球音樂集團(UMG)2015年營收創10年新高,2016年頭9個月營收進一步成長4%至40億美元。

雷射唱片(CD)銷售仍在下滑,但黑膠唱片已鹹魚翻生。在英國,黑膠唱片銷售衝上25年高峰,2016年售出320萬張,是1991年來最高水準。對照下,英國去年的CD銷售萎縮將近12%。

值得玩味的是,去年英國一項市場調查發現,將近50%的黑膠唱片買主在購買一個月後,仍未用唱盤播放;7%的買主甚至連可播放黑膠唱片的唱盤都沒有。黑膠唱片的魅力除了行家講究的音質之外,包裝的外觀和懷舊感也助長買氣,激起樂迷的收藏欲望。

黑膠唱片熱賣,顯示消費者擁有音樂的渴望並未隨著數位潮流興起而消失。不過,擁有實體音樂產品的需求確實已減少。取而代之的是音樂串流服務——用戶付租金,以使用龐大的音樂庫藏——這不僅導致實體CD銷售走下坡,連數位音樂下載數量也已滑落。去年英國付費下載歌曲數量從3900萬首減至2800萬首。串流音樂則更有賺頭,去年成為華納音樂最主要的營收來源。

音樂工業正在「可拋性」(disposability)與「耐久性」(durability)之間取得巧妙的平衡,這可望奠定音樂工業可長可久的基礎。這一行基本的目的是要說服消費者購買音樂。已成名藝人的歷年作品集可助長銷售,但也有必要持續發掘新秀,讓新的產品與創意源源不絕。世上的歌曲太多,重點是要讓消費者不斷回頭,並且肯花錢購買更多的音樂。

但任何音樂迷的收藏架上,除經典作品外,難免也有劣質品,有些是一時衝動買下的,也許只播一次就被遺忘了。但買音樂專輯不比買衣服,不喜歡可退貨;若不幸買到不合口味的CD,棄之可惜,留下來又占空間。

串流服務不僅打破擁有音樂的模式,而且還提供解決之道。提供音樂租用服務,讓音樂工業不得不製作的過剩產品有銷路;同時,黑膠唱片提供一種美觀的藝術品,讓買家把少數認為值得保有的歌曲珍藏起來。

歷經多年的數位衝擊後,唱片公司如今終於找到一種成功的營運模式。但這波好景能持續多久,仍是未知數,環球音樂執行長葛蘭奇就稱之為「脆弱的復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