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諾貝爾獎與教育本質

 |2016.10.18
1845觀看次
字級

諾貝爾獎陸續揭曉,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以「細胞自噬機理」研究,獲頒生理學醫學獎。一位中國記者採訪生醫委員會主席吉拉斯,問「細胞自噬機理」有何應用前景?吉拉斯說:「大隅良典的研究是在更基礎層面,讓人們理解細胞,並不是專注於應用。」

「北京感恩公益基金會」發起人周健發表「諾貝爾獎與中國的工具化教育」,刊在英國金融時報,稱這位記者的發問,反映了中國人的價值導向:「在中國,很多時候人們只問結果,而不少堅持理想卻最終一事無成的人,常遭到嘲笑。」

周健認為,教育首先是關於「人」的教育,培養一個人的精氣神,而非單純的知識和技術。中國教育的「工具化」,凡事「結果導向」,已在歧途上走得太遠。

同一時間,美國「比較薪資網站」(PayScale)發布「大學薪水報告」,分析主修科系起薪和十年後薪水的差距,航空管理是加薪幅度最大的科系,調幅達百分之一百一十五。前十大科系多為理工科,也映證了正在國際間發燒的「人文科系無用論」。

美國大學新鮮人雖仍對人文學科感興趣,但選為主修的人愈來愈少,僅剩一成左右。包括荷蘭、日本等國,大舉裁併人文科系,甚至引發荷蘭的人文學院學生遊行抗議。不但人文學科,基礎科學如物理、化學等科系,也變冷門。

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說:「一個好的意志之所以好,不是因獲得效果或成就。而是即便付出最大努力仍無所獲,依然像一顆珠寶,因自身而熠熠生輝。」就如攀登珠峰,即使沒有站上世界之巔,登山過程、意志與體魄的考驗仍是極有價值的行為過程。教育與社會倫理必須超越「結果導向」的簡單驅動。

日本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有二十二人,人數僅次於美國。主因是二戰後教育原則有了本質的不同。戰前是把人當作「愛國工具」來培養,後來則把人當作「人」來教育,教孩子什麼是做「人」的德性。

德性影響治學態度。日本人的強項是努力和堅持,美國人是自由和想像。四者都是「人」的德性,和「科研工具」無關。學以致用固然重要,但只教「知識」,訓練「工具」,只會教出低階科技人員,培養不出傑出科學家。

即使以畢業出路衡量,台灣企業多為代工,具有高價值的公司很少,無法如蘋果電腦般,主導最終產品或服務的應用。問題在於企業少有創新,而這可推源於教育的「工具化」,只求解答,只有對錯;而不培養獨立思考,不重視要「蹲很多年的」基礎科學研究。

最近調查發現,六成受訪者認為,智慧型機器將在十年內導致工作職位減少。人工智慧的發展將帶來顛覆性影響,引發社會擔憂。愈來愈多科學家同意,人工智慧需要(人類)理性監管。也有愈來愈多企業同意,人文決定創業的理想。

諾貝爾生醫委員會主席所言:「大隅良典的研究是基礎層面,不是應用。」亦即「細胞自噬機理」類似科學的思想啟蒙,依此才有未來的科技結果。人文價值是思想啟迪的基石,人文是「素養」而非僅「專業」。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把人當作「人」的教育與諾貝爾科學獎之間的關連,就在於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