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日行三好 發心傳遞正能量

李祖翔 |2016.08.02
1919觀看次
字級
「大家吉祥,今天行三好了嗎?」二○一六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不只在生活中落實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還舉辦「三好論壇」。圖/記者楊祖宏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圖/記者楊祖宏

「大家吉祥,今天行三好了嗎?」二○一六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不只在生活中落實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還舉辦「三好論壇」。邀請佛光山叢林學院的法師、媒體代表、大學教師、佛光小姐與青年幹部,一起分享各個角色如何實踐三好,讓世界更美好,學員聽後觸類旁通,不只主動回饋身邊的故事,還發願當三好行者,發心前往各國講習。

論壇語言分中、英四組,由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女眾學部教務老師知穎法師、星雲大師隨侍翻譯妙光法師、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書記慧屏法師各別主持,與談有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系教授李利安、南華大學助理教授蔡宸綨、《人間福報》社長金蜀卿、澳洲電視節目製作人Lenny Fung和馬來西亞佛青、北京大學醫學系生等。

行住坐臥 與人為善

青年中不乏學校教師及社福組織創辦人,金蜀卿首先分享在台舉辦的三好校園徵選與助學的好苗子計畫,還播放〈創意說好話〉影片,她說:「寫著『請憐憫我』的殘疾人,乏人問津;為他改寫『這是美好的一天,我卻看不見』,卻能激發惻隱之心、大量布施,這就是說好話的力量。」當青年對影片有感,金蜀卿讚歎那是因為同學們入心,期待大家用文字行三好。

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學生知逸法師則談佛學院的生活,「我們早課就在行三好,虔誠禮佛、拜佛,升起為眾生服務的心念。」法師摺棉被、掛毛巾,整理自己的心,出坡、整理園藝,遇節慶協助民眾、結善緣,以梵唄、隨大師講經說法說好話,每日討論用何種話語分享是存好心,莊嚴與歡喜都不是來自科技、名牌,而是內心散發的善。

佛光小姐曾婉婷從佛館的核心三好、四給,解說服務如何行三好,除了佛館擁有飽富教育意義的護生畫集、給人方便的無障礙空間和無數的石椅、淨房,能看出星雲大師與人為善的心意。在接待中,曾婉婷體悟到:「廣結善緣就能有求必應;助人即得快樂;行三好後人際關係一級棒、隨時充滿正能量。」她也不吝分享讓工作維持好心情的法門,即當怨懟出現時,提醒自己「我是心甘情願的」,就能很歡喜。

親身經歷 生起信心

台下聆聽的青年也想起身邊的三好事蹟,南京劉俊傑感動義工在雨花精舍服務後,還會將三好精神傳給家人,而他在門口迎賓、大喊吉祥時,訝異來客都笑著回應,讓他對未來生起信心。

北京的李錡說,學員報到的第一天,受到小隊輔的歌舞渲染,一股衝動就加入了迎新的行列,令他吃驚的是,從前這麼做一定有人笑他傻,這次卻發揮影響力,一個個加入。因此體悟到,行三好就是勇敢的表達內心情感。

禪學營第三天,主辦單位臨時加碼,頒發了「三好寮區代表」及「三好青年」獎,獎勵房務最佳整理及最用心做好事、說好話的青年,青年受寵若驚,雖然獎品僅是一枚紀念徽章及手環,卻證明了細微處的付出,真的有人會看見,所有上台的青年都享受了世界精英如雷的掌聲,臉上堆滿笑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