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創始人兼聯席CEO 劉成城 英雄出少年 擠進新金融50強

整理報導/杜晴惠 |2016.07.03
1241觀看次
字級

整理報導/杜晴惠

今年二十八歲的劉成城,創業資歷已有十一年,比起同齡創業者,想法顯得成熟,日前他在一場創業圓桌會議上說:「在資本寒冬的環境下,創業領域已轉入存量市場,創業公司想要做技術創新並保持其成長性,必須維持公司能夠堅持運轉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這場以「資源革命背景之下的創業機會」為題的論壇,探討在資源革命的背景之下,哪些創新將會成為趨勢,但劉成城態度審慎,他說:「我個人在這方面還是中等偏悲觀一點,我覺得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商業模式的紮實度可能比創新能力更重要。」他說,如果一個做純技術類創新的公司只有十八個月的資金存量,那麼他建議這家公司應該從下個月就開始賺錢,讓自己的支出和收入能夠打平,然後一直維持有十八個月的資金,等到資金狀況好轉的那一天,「這不是妥協,這是現實。」

劉成城是大陸科技博客「36氪」的創始人兼聯席CEO,去年底他在北京中關村首次舉辦的「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中出盡鋒頭,不僅與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見面,一起啟動中關村創新創業服務平台,兩人還玩自拍,讓他的知名度迅速攀升。

被誤認為是騙子公司

在創客圈裡,劉成城的成功讓人羨慕,二○一三年他被富比世評為「三十位三十歲以下優秀創業者」,今年一月,胡潤研究院公布新金融百強榜,「36氪」進入中國新金融五十強、中國最具影響力財經自媒體五十強。

事實上,這些成就並非突然降臨,二○○五年他還在念高二時,就想從家鄉江蘇鹽城跑去北京中關村創業,直到大四創辦TC中文網,劉成城接受陸媒專訪時說:「中國IT和互聯網剛起步,當時我的同桌比較瘋狂,他會寫些代碼,我也學起了C語言,開始寫代碼。學著學著就覺得自己挺牛的……當時我也沒對『創業』想太多,就是比較喜歡新的東西,喜歡絕無僅有的公司。我想做的創業不是做一個飯館賺錢,而是做一個能創造的東西。」

公司草創初期,36氪曾經多次被誤認為是「騙子公司」。他在《華商啟示錄》節目上講了一段過往,透露了他當時的處境。「我們當時想要招聘一個文員,有個剛畢業的女孩子來應聘,約定的時間到了,這個姑娘來了通電話,用非常不確定的語氣問我:『您好,我走進了一片居民區,是不是找錯路了呀?』我告訴她沒錯,讓她問下路人具體的位置。大概十分鐘後,我們接到了這個姑娘的第二通電話『我還是決定不去面試了,我男朋友說你們不靠譜,搞不好是傳銷公司。』類似這種事情我們還經歷了不少,我們也都表示理解,畢竟像我們這種『瘋子』還是不多的。」

堅持說產品不說廢話

TC中文網後來更名為「36氪」,記者問劉成城取名「36氪」的意涵,劉成城說:「36氪的名字源於化學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十六號元素『氪』(化學符號為Kr),傳說中的氪星是超人的故鄉。」他認為,能夠創業的人都是具備超能力的人,「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要多折騰,做比想更重要,機會在經歷的過程中才會獲得,能早邁出一步的人,永遠都比他的模仿者更具有市場和競爭優勢。」

隨著「36氪」報導專案愈來愈多,劉成城開始有了做「孵化器」的想法。二○一四年四月「36氪」正式啟動「氪空間」,開創大陸第一個免費的創客空間,陸媒認為此舉影響大陸創客孵化器遍地開花。

「氪空間」為初創企業提供免費的辦公空間和創業服務,以「免費且不占股」作為賣點。它的盈利模式是舉辦線下活動,例如投資選秀會(Roadshow)等,為風投基金、天使基金推薦創客。

目前36氪現有成熟的三方面業務:一是最大的創投媒體——36氪媒體;二是聯合辦公空間——氪空間;三是為創業企業服務類金融業務,包括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創業融資FA(財務顧問)服務,以及股權交易和購併服務等,在大陸二十座城市扎根擴張,融資成功率達百分之九十七,媒介融資金額超過人民幣六億元,是大陸最大的創客服務平台。

劉成城說,目前36氪媒體和氪空間在各自的領域均處於領先地位,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而二○一五年六月以私募股權投資業務為切入點,上線推出股權投資平台,鎖定中產階級創業。這個服務類金融還處於持續創新的孵化階段,回報周期較長。因此,「在現階段,會聚焦於有盈利能力的業務,並且非常紮實地去做。」


不收費、不占股、每期三個月

氪空間 聚集全球優異創業者

「不收費、不占股、每期三個月」,當二○一四年四月劉成城公布36氪啟動「氪空間」,馬上吸引了許多創客報名,據了解,截至二○一五年七月底,短短一年兩個月,氪空間總共收到五千多個創業專案來報名,他們從中篩選了七十二個並成功孵化,其中有七十個專案拿到風投,融資成功率接近百分百,而且平均融資額達人民幣八百多萬元,總融資額為人民幣六億元,六成的專案拿到了中國大陸國內排名前十五頂級風投的投資。

這個氪空間也得到國務院、科技部等領導的讚賞。二○一五年四月,氪空間往全國擴張,計畫到二十座城市駐點,除北京外,包含蘇州、南京、成都、深圳、上海、天津、杭州在內七大城市皆已進駐,接下來將完成每年孵化五千家企業的目標,聚集全球最優秀的創業者。

劉成城在接受陸媒採訪時說,剛開始提出「每期三個月」,他個人也很擔心,畢竟「孵化器不是馬上能做出成效,因此很糾結,不知道是做對還是做錯了」。剛開始他承受著「輿論壓力」,直到三個月結束、第一期孵化、繳出十二個項目有十一個獲得融資的成績單,才總算平息爭議。

事後回想,他慶幸自己當初的堅持是對的。「孵化器雖然不是創業服務平台的必選項,但做了以後會發現,跟企業綁定得更緊密了。我把這件事當做社會價值來做,做出了社會價值,就不愁沒有商業價值。很多公司進入到孵化器的時候,只有一個人,出去的時候,已經招到了二十多個人。」

連結創業者和投資人

二○一五年三月,36氪將融資平台上線。「我們讓創業者和投資人在36氪融資平台對接。很多投資人也找到我們,讓我們介紹專案。我們相當於投資機構的上游,是專案供給方。根據不同公司所處階段和選擇服務不同去收取一定的費用,但不高。」劉成城說。

這個融資平台在短短五個月內,彙集超過三萬三千家創業公司,正在掛牌融資企業超過四千四百家,幾乎壟斷整個TMT創業領域。僅在二○一五年上半年就幫助近一百家企業完成融資。截至十月,融資額已超過一億人民幣。所謂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指的是科技、媒體和通信。


小檔案

劉成城,1988年11月19日出生於江蘇省鹽城市,「36氪」創始人兼聯席CEO、中關村天使投資聯盟副理事長。

從小熱中創業,就讀高二時曾想和兩位同學到北京中關村闖蕩,出發前創業計畫曝光,在宿舍被老師攔阻,無法成行。考上北京郵電大學程式設計系後,創業熱情再度被點燃,先是跟幾位朋友一起辦團購網站(很快退出,現在網站也已關閉),大四時創辦36氪。

大學畢業後,劉成城進入中國科學院讀研究所,但大部分時間專注於36氪的營運上。陸媒報導,在各種應用不斷推陳出新的2011年,36氪緊跟全球的最先進科技產品報導,讓中國大陸的互聯網創業者耳目一新,「說產品,不廢話,不發布新聞稿和軟文」是36氪的報導原則,客觀公正的報導也讓36氪在科技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成為互聯網創業者、TMT投資人了解互聯網發展趨勢及更新科技資訊重要的管道。

2015年4月,劉成城進入馬雲所創辦的湖畔大學,與優米網王利芬等一線創業者、企業家成為同窗,2016年獲選為中國新金融行業年度新銳人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