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導演》王小帥 拍出小人物生活史

整理報導/杜晴惠 |2019.02.24
2789觀看次
字級
二○一五年王小帥(右三)出席作品《闖入者》首映會。圖/中新社
中國電影《地久天長》主角王景春和詠梅分別獲得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捧回兩座銀熊獎。圖為王景春(右)和詠梅(左)獲獎後,王景春親吻該片導演王小帥(中)。圖/中新社
《地久天長》劇照。圖/東昊影業提供
《地久天長》劇照。圖/東昊影業提供
《地久天長》劇照。圖/東昊影業提供
今年王小帥的作品在柏林影展大放異采,圖為《地久天長》首 映照,左四為王小帥。圖/東昊影業提供

整理報導/杜晴惠

每年二月舉行的柏林影展與法國坎城影展、義大利威尼斯影展並稱歐洲三大影展。同屬中國大陸第六代導演的王小帥,從一開始拍電影,作品便經常出現在這三大影展之中,在國際影壇備受關注。今年他的作品《地久天長》一舉拿下第六十九屆柏林影展最佳男女主角,抱回兩座銀熊獎。

王小帥獲知消息當天,透過社交媒體表示,自己和柏林影展結緣始於一九九四年《冬春的日子》,當時首映就是在柏林影展的青年論壇單元。他說,「從事電影創作二十多年,一直受到專業人士的關注和支持,實屬幸運。」

制度改革影響深遠

《地久天長》是王小帥「家園三部曲」中的首部作品,從二○一五年進入劇本創作,歷時四年籌備和拍攝才終於完成。陸媒報導,與他之前的作品相比,《地久天長》的時間跨度更長,敘事背景也更為宏大,講述一九八○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發生的巨大變化,王小帥說,每一次的社會變革,都會對個人生活,甚或是一生的命運造成深遠影響。

例如劇中人痛失愛子,卻因為計畫生育而無法再有孩子,而原本想在工廠謀一份討生活的薄薪,卻因為體制改革,面臨中年失業的窘迫。電影透過知青下鄉返城、國企下崗大潮、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衰弱、南方打工淘金、出國熱、炒房等社會政策與議題,刻畫老百姓的生命故事,儼然成了一部近代史。大陸《新京報》刊出影評人顧草草的文章:「王小帥真正的高明之處,還是向個人心靈的縱深進發。王景春飾演的劉耀軍作為整個故事的核心人物,凝結了平凡人的投影,人物個性的維度承載了日常與苦難的藝術想像。畫畫出身的王小帥,精心設計每一幀靜態畫面的構圖;有限天地中,發生著人間傷心之事。」

隱忍和堅韌才真實

《地久天長》的演員陣容除了獲獎的王景春和詠梅外,還包括齊溪、杜江、TFBOYS組合成員王源等。其中,年輕的王源飾演叛逆少年劉星,在電影公司只釋出的劇照中,王源穿著白色校服,不是低著頭在餐桌前不說話,就是一副要與飾演父親的王景春起衝突的模樣,就讓網友大為驚豔,紛紛表示期待電影上映。

根據路透報導,《地久天長》在柏林的媒體場放映時,全程一百七十五分鐘無一人離場。整個影廳「哭成一片淚海」,吸鼻子的聲音此起彼伏。有德國記者在記者發表會上發言,希望《地久天長》能「拿走所有的獎」。片中演員杜江說,他看到電影節一位工作人員看完影片後,帶著哭腔評價:「這不是電影,這是生活。」

影評人顧草草則說,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征服柏林觀眾,他認為是王小帥的功勞,他寫道:「王小帥的精確指導下,所有演員全程收斂克制的表演。這部以情動人的影片,鮮有大哭大鬧的歇斯底里場景,那一代的隱忍和堅韌才是生活真實的面貌。從主角王景春和詠梅,到配角齊溪和王源,無不如此。在片中鮮有情緒起伏的王景春,在影片末尾的一次流淚,一次發飆,讓柏林的觀眾淚流滿面。無論國籍,鮮有人不是流著眼淚走出放映廳的,甚至有人哭到字幕結束也不肯離場。」

寬容、善良、慈悲 想把自己的福報擴散出去

王小帥可說是中國大陸獨立電影的先鋒導演,儘管在商業電影的浪潮下,藝術電影的創作之路充滿阻礙,但他仍重視電影在藝術與文化方面的責任與功能,也因為這個堅持,讓他的作品充滿著人文關懷。

二○一六年他接受「映畫手民」專訪時,被問到理想中的電影生態是什麼樣的?王小帥說,中國大陸目前的市場處在一個激烈的巨變過程中,「有些現在大家忽略的電影在未來市場冷靜下來之後,有一個相對公平的切割,這樣也主動引導觀眾去看不同的電影,這是一個良性的健康的發展。」

至於中國大陸的獨立電影是否仍蓬勃發展?他說,青年導演的創作欲望並沒有被消滅,只是媒體的視線離開他們了,「關注的減少不意味創作在減少。」他說, 一九八○、一九九○年代初中國獨立電影和地下電影剛剛誕生、中國電影正在轉型和尋找方向的時候,獨立電影雖然處境很不容易,但是傳統媒體也好,新興媒體也好,關注還是很大。「現在相反愈來愈少,因為整體電影的趨勢是以市場為主導。」

生活經歷豐富多變

歷經挫折,終於《地久天長》在柏林影展大放異采,有人說這是王小帥迄今為止主題最具雄心的作品,香港《南華早報》評論說,儘管故事情節略顯沉重,但《地久天長》可能是王小帥迄今為止最樂觀的電影,結局充滿希望和理解。

事實上,童年的人事物影響著王小帥,也表現在他的電影裡。上海出生的他,隨父母從上海遷往貴陽,王小帥說,從小住在山裡,卻老覺得自己是上海人,但又和上海沾不上邊,長大後,慢慢感受世界的變化入侵居住的小鎮,「十二歲的我,那時候還在貴陽。還是屬於懵裡懵懂,什麼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只是聽說,沒有見過。但是,我記得一九七八年的時候已經開始,我們當時山裡面的工廠,已經有個別家庭偷偷地跑出去了,跑到廣州,往這邊帶喇叭褲,帶單卡錄音機……」

王小帥說,在自己成長的環境中,遇到的叔叔和阿姨都是很慈悲的、很善良的。「那些東西都讓我感受到一種寬容、善良和慈悲。不管一個人遇到多大的困難,還能堅韌地活下來,這是我的理想。但是,其實又不光是我的理想,社會中就是有這樣的人存在。我都見過,這是我的福報,我想把這種福報擴散出去,讓寬容和善良擴散出去,不要讓詆毀和勾心鬥角擴散出去。」

活過不能囫圇吞棗

正因為生活的變動快速,才能蘊釀出《地久天長》,儘管不知道三部曲的後兩部是否能完成,「在中國電影的環境裡,去製作這樣的電影的財力要大於國外。因為城市變化太快了,什麼都被摧毀了,要去恢復過去的場景是很困難的。沒有一個要去保護過去的東西來支持你的觀念。我不能夠說我會不會食言做完三部曲。」但王小帥說創作這樣的電影是他的堅持,「中國現在的發展很快,像猛獸一樣往前衝。需要停下來,把過去梳理好。我覺得要把這些記錄下來,所以得做這樣的電影。活過了不能像囫圇吞棗一樣就過去了。多可惜。」

【小檔案】

王小帥,1966年5月22日出生於上海,中國大陸第六代導演之一。

出生兩個多月隨父母移往貴陽,在貴陽生活了13年,之後又移往武漢,在當地生活了2年。1981年,王小帥進京考試,進入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85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由於青少年時期顛沛流離,給了王小帥日後創作的靈感。1991年他進入福建電影製片廠,1993年獨立製片編劇導演處女作影片《冬春的日子》,這部黑白影片讓他在國際影壇嶄露頭角,1995年被英國BBC選為電影誕生一百周年之百部最佳影片之一。

代表作不間斷,2001年執導作品《十七歲的單車》入選第51屆柏林電影節競賽片單元,榮獲評審團大獎銀熊獎。2005年《青紅》榮獲第58屆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大獎。2008年《左右》贏得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銀熊獎和「特別關注」獎。2010年執導影片《日照重慶》入圍第6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14年作品《闖入者》入圍第7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王小帥個人的獎項則包括2010年中國電影導演協會頒發的年度導演獎,以及法國文化部為表彰他在電影創作上的貢獻,授予他「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勳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