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母 語

執筆人:路寒袖作家 |2016.05.20
1695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路寒袖作家

執筆人:路寒袖作家

我總認為,母語書寫是一切創作的源頭,所以繼去年增設青少年散文類之後,今年的台中文學獎我又加了母語歌詩類,分台語與客語兩組。除上述兩類外,合先前的小說、散文、新詩、童話及貢獻獎,就有七類之多,總獎金高達一百七十萬,為全國地方文學獎中獎金最高者。

其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是訂有「世界母語日」的,就在二月二十一日,當時辦了些推廣活動,但少有人知,或根本沒什麼人重視。解嚴前後,先賢血淚斑斑掙來的「母語文化正義」,竟都煙消雲散了。

依照二○○一年UNESCO公告的世界各地母語存亡報告書指出,全世界有六千多種語言,幾乎每半個月就會有一種語言消失,其中,超過一半都會在二十一世紀面臨消失的危機,而台灣的語言狀況,除了華語之外,都瀕臨死亡,本土母語──閩南語、客語及原住民語,都是迫切需要保護的「瀕危語言」。

台語(台灣閩南語)是我的母語,典雅、腔調美,它曾經是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台灣住民最通行、最強勢的語言,即使是日治時代後期,日本當局推行皇民化運動,鼓勵國語(日語)家庭,仍然無法消滅、禁止台灣人使用自己的母語。但此一態勢,在一九四六年四月二日國府成立國語推行委員會,配合之後的九年國民教育集體洗腦,抹黑方言,高壓推動「全民說國語」,短短三十年內就出現了斷層,台灣人陷入母語瘖啞的深淵。

台語文化產業鏈,曾有過輝煌的黃金時期。日治時代至戰後七○年代末,台語水漲船高,傳統野台戲、內台戲超夯,歌仔戲、布袋戲、台語電影紅不讓,全台立案的布袋戲團達五、六百團,加上未立案者,至少上千團,若一團以十人計算,從業人員少說也有萬人,而歌仔戲班也不遑多讓。值得一提的是,名旦許秀年的舅舅──拱樂社歌仔戲團團主陳澄三,一九五六年也在台中製作了台灣第一部台語歌仔戲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以改良的劇本、現代化的行銷,將歌仔戲變成銀幕「文化場」,掀起戲院內台戲的旋風,開創了歌仔戲帝國,為了培養戲班新秀,他並在台中市西區向上路成立「拱樂社戲劇補習班」,成為戲劇學校的先聲。

不幸的是,「台語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奠基於台語普及化,當台語被打壓、失聲時,所謂「狗母若死,狗虱也無命」,這些產業鏈也就跟著瓦解,從業人員全都失業了。

雖然我大學念的是中文系,但從小植入的戲棚文化,卻是如晶片一般,如影隨形。因此,在九○年代中期母語復興運動浪潮中,也創作了不少的台語詩,並且跨界合作,製作成歌曲如:《台北新故鄉》、《春天的花蕊》、《畫眉》、《往事如影》等專輯流傳,為重構優雅的台語歌詩略盡棉薄之力。

接任台中市文化局長後,我們的團隊除了國際化布局之外,也加強在地化政策的關照,面對「母語文化產業」失落的現況,積極挹注資源照顧傳統藝術,製造表演機會,讓南管、北管、歌仔戲、布袋戲等傳統戲曲風華再起。去年,為復興「台中文化城」而設計的「百師入學」活動,首開先例,邀請百位作家、文化人進入校園開講,其中特地安排十幾位的母語作家擔任講師,扮演薪傳者的角色。今年,則更進一步將母語書寫納入文學獎獎項。

「你是台灣人,你頭戴台灣天,腳踏台灣地,眼睛所看見的是台灣的狀況,耳孔所聽見的是台灣的消息,時間所歷的亦是台灣的經驗,嘴裡所說的亦是台灣的語言;所以你的那枝如椽健筆,亦應該去寫台灣的文學了…台灣的文學怎樣寫呢?便是用台灣話作文,用台灣話作詩、用台灣話作小說、用台灣話做歌曲、描寫台灣的事物…。」

日治一九三○年代,台灣文壇掀起第一次鄉土文學論戰,黃石輝先生在〈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一文中,拋出了以上震聾發瞶的諍言。

客諺有云:「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語言,不只是溝通的工具,它還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因此,讓我們拿起「如椽健筆」,「我手寫我口」的以母語書寫,來表達最原汁原味的溫熱的情感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