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基建起飛 商機、風險並存 吸金乏力

編譯/簡國帆 |2015.09.26
1453觀看次
字級

編譯/簡國帆 圖/法新社、路透

斯里蘭卡西南部的城市加勒(Galle),是一座建於17世紀、已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城堡都市。如今加勒欣欣向榮。高端百貨商店紛紛進駐,英國匯豐銀行(HSBC)也開設支行。

這座濱海城市不再寂靜的主因,是4年前開通的斯國首條高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通往100公里以外的斯國最大都市可倫坡,車程由原來的4個小時縮短到1個小時,遊客紛來沓至。在加勒的帶動下,2014年前往斯里蘭卡旅遊的外國遊客,達到150萬人,比4年前增加80%。斯國政府還計畫繼續開通連接中部佛教遺址群的高速公路。

雖然亞洲經濟成長減緩,但這個地區作為全球經濟「成長引擎」的地位仍未動搖。若亞洲各國想永續發展,就必須完善交通及電力等社會基建,而構築經濟發展基礎本身也是個巨大商機。

基建規畫 質應勝於量

亞洲開發銀行(ADB)估算,2010至2020年亞洲的基礎建設需求將達到8兆美元。但亞銀策略政策局長布尚表示,全球各地開發銀行籌得的資金,只能滿足不到5%的亞洲基建所需資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之所以在設立前就備受關注,正是因為這個組織可望填補資金上的不足。

然而,在最前線奮鬥的人士看到的情況卻不同。4月上旬,金融業相關人士齊聚新加坡,參加以東南亞基建為主題的會議,有幾位與會者說,亞洲基建不缺資金,缺的是可以取得貸款與投資的基建計畫。

日本、美國及歐洲等地區的退休金基金餘額超過36兆美元。在全球央行寬鬆貨幣之際,這些資金到處尋找有利的投資對象,但亞洲基建方案卻甚少吸引到這些資金。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官員町田史隆指出,跨國資金很少投資亞洲計畫,因為新興經濟體政府未能準確掌握實際情況,沒有做好接受這些資金的充分準備。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馬來西亞連接檳榔嶼和馬來半島的跨海大橋「檳城二橋」,這座成本45億馬元(10.6億美元)、東南亞最長的橋梁,上面卻甚少出現車輛,實際車流量不到預估的10%,因為這座橋離市中心太遠。

亞洲基建短缺是長久以來的問題,但各國必須提供透明公開、且能嘉惠整體經濟的基建計畫,才能吸引到風險資金。政府在規畫基建時,不僅要重視「量」,更應著重「質」。

亞投行來勢洶洶 日本砸錢拚場

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沿著兩旁雜草叢生的鐵軌,曾在日本行駛過的老舊電車滿載著乘客,朝著市中心駛去。這條西班牙統治時期開通的國有鐵路因為二戰後的混亂,建設進展緩慢,僅以3到4節車廂每天運行26班。馬尼拉的人口約為1200萬人,可與東京匹敵,但基礎建設卻不完善。

為消除阻礙經濟成長的基建短缺,菲國政府規畫鐵路和高速公路等50個項目,最後開工建設的卻只有幾個,主因是這些項目即使遭遇虧損,也無法獲得政府擔保等風險,因此難以籌資。

日本今年夏季伸出援手,提供馬尼拉鐵路項目2400億日圓貸款,作為為歷來金額最高的日本政府開發援助(ODA)的單筆貸款。日本通常會將在確認工程進展情況的同時,分多次提供資金。

推動日本採取行動的,正是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出現。亞投行的優勢是迅速提供資金。對日本來說,若不加以重視,中國的影響力將不斷增強,迫使之前堅持利潤第一的日本,轉向承擔更高的風險。

日本政府明年將請求國會取消只能提供資金給可望獲利項目的限制,修改為只要多個項目整體能夠獲利,就將不須太過考慮個別項目的虧損。

日本希望由國際協力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主導,吸引充裕的民間資金,由政府與民間企業共同分擔投資風險。

然而,之前一直規避風險的日本,卻缺乏能迅速敲定投資項目的人才。就算擁有完善的相關框架,若無法迅速敲定投資項目,也只是紙上談兵。亞銀將專注於吸引美國高盛的前高管等經驗豐富的人才。日立製作所的高管充滿期待地表示,若審核速度提高,將更容易有效利用政府的援助。

日本國際協力銀行總裁渡邊博史認為,日本採取通過與民間企業合作來提高風險容許度機制,勝算將提高。不過,在承擔風險的同時,該如何排除虧損項目?對日本而言,為贏得亞洲的基礎設施競爭,迅速的落實和進行甄別的眼光,將同時接受考驗。

亞洲填補

基建落差

的挑戰

效率低落

治理欠佳、不夠透明,易引發貪腐風險

規畫品質不高,難以吸引跨國資金

政府缺乏必要的人力與財務資源

過度重視「量」,不夠重視提升人民品質,例如適當的教育

亞洲要化解

挑戰應採取的對策

擬定透明、架構良好的計畫,提高當前支出的效益與影響

短期可運用流動性充足的銀行市場、出口信用當局和跨國機構,取得龐大而有成本效益的融資

建立債市並擴大規模,以動員民間資本

利用跨國機構的信用,擔保地方實體發行的基建債券

透過官民合作,運用民間人才與可信度,同時提供民間長期、合法又可信的報酬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本版與經濟日報〈酷全球〉周刊同步刊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