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產力減緩 經濟陷低成長困境

編譯/簡國帆 |2015.06.27
1705觀看次
字級

編譯/簡國帆

圖/美聯社、網路

葛林伯特訪視他位於美國巴爾的摩的小工廠,裡面有兩名工人正在操作折彎鋼鐵的機器人。他估計,Marlin鋼纜產品公司引入自動化科技,已幫助員工的生產力自1998年來增加3倍。

這種效率的增幅令人印象深刻,卻未能在全美複製這種經驗。美國製造商雖已採用自動化科技,作為反擊亞洲製造商的策略一環,全美生產力成長仍幾近停滯,全球也出現類似情況,突顯當前世界經濟最急迫的問題,似乎只有印度和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不受生產力成長減緩的困擾。

經濟學家也提高警覺,因效率改善減慢,將導致生活水準下滑、削弱公共財政。中期而言,生產力成長是帶動富足的最重要驅力。近來生產力疲弱,正是先進經濟體在金融海嘯後,雖然失業率下滑卻深陷低成長困境的問題核心。

經濟研究聯合會的資料顯示,成熟經濟體的勞工生產力成長去年已降至0.6%,低於前年的0.8%,主因是美歐日的生產力表現降低。這份資料也證實一股正在敲響全球警報的成長減弱趨勢。

面臨人口迅速老化與就業成長減緩的成熟經濟體,若想擺脫生活水準停滯問題,就得大幅提高生產力。麥肯錫公司估計,若要完全彌補未來50年減緩的就業成長,生產力成長必須比過去50年快80%。

能否達成這個目標,部分取決於找出生產力成長減慢的原因。樂觀人士認為,生產力成長不佳只是經濟衰退後的過渡影響,全球需求不振已暫時壓抑企業投資新設備和構想的意願,展望疑慮也抑制生產力。

將影響稅收下滑、公債攀升

但生產力減緩早在金融海嘯前就已出現。經濟研究聯合會的資料指出,所有成熟經濟體的生產力成長已長期下滑。效率高居所有主要經濟體之冠的美國,生產力成長從2005年開始下滑,就算是效率急起直追的新興經濟體,生產力成長也已減慢。這將對稅收長期下滑與公共債務攀升產生重大影響。

樂觀人士說,隨著美國矽谷等資訊科技重鎮開始創新,生產力急升只是時間問題,例如,未來農田可能由一大群無人機先搜集資料,再由機器人與自動駕駛曳引機耕作。

也有人認為,以生產力衡量生活水準的概念已過時,因教育等公共服務品質和科技進展很難測量,例如Skype10年前還是個非常昂貴的產品,但現已免費,這種進展卻未反映在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統計上。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柯以爾說,先進經濟體的進展顯然已提高消費者福祉,卻不知道該怎麼連結到GDP。這或許能解釋為何實質所得似乎未增加的消費者,感覺卻沒太差。

然而,這種論調沒有辦法解決稅收與所得下滑的問題,也無法讓先前生產力迅速成長的產業重回過去的水準。若先進經濟體未能提振生產力,經濟成長和政府收入將持續低落。

拖累生產力的5個因素

全球生產力成長趨緩,大致可歸因於5個包袱:

1.投資太低

企業對新設備與構想的投資可能不夠,反而把手上的現金用於執行庫藏股和加發股利,去年標普500指數成分企業的庫藏股與股利規模已達9030億美元。經濟學家史密瑟斯認為,投資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的長期下滑,是拖累成長和不利改善教育的因素之一,生產力成長早在金融海嘯前就開始降低,暗示是更大的力量所導致。

2.重大創新已出現

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經濟學家佛納德的研究指出,1990年代末與2000年代初的創新果實10年前就已收割,未來面臨的將是平淡的生產力成長。悲觀人士指出,1970年代以來,我們始終未能趕上在20世紀初創造出來、改變生產力的發明。

3.創新未被正確測量

過去10年的許多科技進步,例如智慧手機,都已提供消費者龐大助益,卻未改變先進經濟體的統計產值。舉例來說,人們現在能打免費的網路視訊電話,確實提高了生活水準,但這些好處並非能嘉惠資本帳和生產力統計數據的支出,暗示最廣泛的經濟進展正與GDP脫鉤。

4.保持耐心,只是時間問題

經濟研究聯合會的資料暗示,美國仍是最有生產力的主要經濟體,特別是舊金山與波士頓等經濟重鎮。其中一個例子是機器人。波士頓顧問集團(BCG)預測,2025年前將有25%的製造業工作將會自動化,這裡的重點不只是科技進步,麥肯錫公司指出,75%的潛在生產力成長主要來自更廣泛採用當前最好的做法,企業只要趕快跟上就好。

5.服務業缺乏效率

服務業許多部門的生產力有其根本極限。1960年代的經濟學家鮑摩爾就指出,就算是貝多芬再世,他的生產力比率也不可能比100年前還高,因為經濟生產力成長已主要來自製造業,而非其他產業,隨著先進國家的經濟重心轉向服務業,就意味著中期整體生產力成長將會減緩,但這股趨勢沒辦法解釋為何近來生產力成長會急墜。

本版與經濟日報〈酷全球〉周刊同步刊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