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百年圓環重生

 |2015.05.30
1409觀看次
字級

逾百年歷史的建成圓環,曾經是台北最大夜市,有許多知名小吃;遺憾的是,改建後由名建築師設計的玻璃圓環和周遭社區民眾脫鉤,導致店家經營困難。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明年七月租約到期後不再續約,可能拆除。針對建成圓環的未來,市府今日以公民咖啡館方式匯集民意,期待各界發揮創意,讓百年圓環重生。

文獻記載,早在一九○八年時,建成圓環是一個小公園,後來淡水線鐵路開通,各地攤販聚集,逐漸形成小吃夜市;一九四三年時,美軍轟炸台灣,日本人在這兒開挖大型水池,用以救火;台灣光復後,攤販再度聚集;一九六○年代是圓環全盛時期,成為台北最大夜市。

風光一時的建成圓環,曾二度慘遭大火吞噬,不過,周遭卻蘊藏豐富的歷史故事。文史專家莊永明指出,早年許多名人在這裡發跡、成長,例如附近天水路舊名是「渭水路」,主要是紀念台灣民主運動先驅蔣渭水,這兒曾是台灣民眾黨本部;知名畫家李梅樹曾在天水路上住了六年;歌星葉啟田早年也在這兒發跡,以一首《素蘭要出嫁》走紅歌壇。短短一公里內,這兒有清朝、日據與民國三個階段的歷史記憶,等待有心人進一步發掘。

歷經大火之後,圓環荒廢了多年,二○○六年市府花費兩億聘請知名建築師李祖原設計重建,二○○九年玻璃圓環重新開幕,但因規畫不當,始終無法帶動人潮。這些年來,歷經餐飲、文創、夜店與人妖秀,卻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作家劉克襄建議,台北西區非常缺乏綠地,建成圓環未來做為綠地,可以成為台北人的都市之肺。

針對建成圓環的未來,台北市都發局日昨提出「從圓環到園環」草案,打算向歷史學習,將現址往北移,回到一九四五年前的中心位置,圓環一樓做為公共空間,規畫公民咖啡館、青創空間、商業或餐飲區,屋頂開闢為花園,觀光客與當地居民逛完一樓沿著斜坡散步到屋頂花園,如此整個圓環就能活絡起來。

過去建成圓環多次經營失敗,關鍵因素是建築設計未與當地居民充分溝通,儘管由知名建築師規畫,超現代的玻璃屋卻和周遭社區景觀脫鉤,當然無法吸引人潮。如今北市府記取教訓,以公民咖啡館方式匯集民意,這是好的開始。唯有聽取當地民意,加上專業人士的建議,才能規畫出最符合居民需求的公共空間。

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指出,台北的圓環所剩不多,建成圓環是許多老台北人的共同記憶,值得保存下來。因應桃園機場捷運年底將通車,建成圓環有如「國之門」,未來可成為大同區再生的旗艦,以新的態度來吸引觀光客。

建成圓環的成敗是許多公共建設的縮影,如果未能尊重基層民意,結果可能乏人問津。建成圓環的改造,提供一個吸引年輕人進駐老社區的機會,公民咖啡館可以凝聚各方意見,更需要社區居民熱情參與,讓百年建成圓環以新的面貌迎接另一個新世紀,也讓老舊的大同區重獲新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