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城市

整理報導/杜晴惠 |2015.05.10
2046觀看次
字級
《流動的大都會:黎辛斯基的城市規畫再思考》 作者:黎辛斯基(Witold Rybczynski) 譯者:黃中憲 出版社:貓頭鷹 圖/徐挺文
「城市」是人類為了滿足生活需求、安全、社會互動,所形成的聚落型態,城市的形態對於生活其中的人們有著什麼樣的意義? 圖/徐挺文

「城市」是人類為了滿足生活需求、安全、社會互動,所形成的聚落型態,城市的形態對於生活其中的人們有著什麼樣的意義?

城市的設計者又如何讓城市的意象更加鮮明?本版特別介紹兩本都市規畫領域的重要書籍,同時刊出專文,帶領讀者閱讀一九二○年出版、台灣近代山林學宗師田代安定所著《臺灣行道樹及市村植樹要鑑》,看他當年如何為日本帝國美化莊嚴台灣這塊殖民土地。

「在台灣,一○一大樓和台中歌劇院,雖然展現了建築設計者的能力,也提供了都市一座象徵性的重要建築,但它的出現究竟是現今環境的『需求』?或只是被扭曲化的『建築競賽』?」四月中旬貓頭鷹出版社介紹波蘭裔作家黎辛斯基(Witold Rybczynski)的著作《流動的大都會》如是寫道,期望這位「文森斯庫里獎」得主、堪稱建築發言人的多年研究分析,能引領讀者省思台灣經驗,究竟要將台灣建設成哪一種風格的城市。

黎辛斯基在書中借鏡美國的城市發展,探討「購物中心」的誕生在城市發展所代表的意義;思索當都市的規畫只以地標建築物來支撐,不考慮整體規畫所產生的後果;提出都市更新必須是在舊有基礎上加強才是更好的方式……等。

另一本《城市的意象》,作者凱文.林區(Kevin Lynch)生於一九一八年,曾任教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三十年,草創「都市規畫系」,逐步發展成世界知名的建築學院。他主張透過經驗來研究人是如何感知城市的景觀,並在城市中移動,辨識方向。他在書中探討城市環境中時間與歷史的存在感、城市空間如何影響孩子、如何利用人對於城市的具體樣貌來做為城市設計的基礎。

二十多年前協助台灣大學成立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夏鑄九說,這本《城市的意象》是都市研究的經典,是世代的象徵,在一九六○年英文版出版近五十五年之後,才有中文版,「在台灣出版是本遲來的經典,這是早就該出版的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