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企業家要積極行善

 |2015.02.15
1755觀看次
字級

最近的社會氛圍,逐漸感應出反商的情結。這樣的情結,與大統及頂新黑心油事件有關,與台北市大巨蛋的案子有關,更與最近的松菸文創園區,美河市徵收等案子有關。但更主要的原因,根結於企業界掌握官場關係,造成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的馬太效應。

民眾現在最在意的,莫過於權貴關係不平等之下的相對剝奪感。頂新可以不用帶回一毛錢,單單透過銀行的資金挪用,就可以購買多間帝寶、收購101股權、併吞價值百億的土地。這樣的氛圍不改變,反商情結很難解。如果要改變,資訊公開是一個要件,但企業家也可以透過慈善行動,來扭轉目前的局面。

美國慈善家的舉動,值得台灣企業家參考的相當多,最具代表性的莫如「鋼鐵大王」卡內基。一九○一年,他首先為煉鋼工人設立了救濟和養老基金。

為幫助家境貧窮而有志上進的年輕人,他在紐約市捐款建立了六十八座圖書館;這個圖書館建設事業持續了十六年,他總共興辦公共圖書館三千五百座。

卡內基不僅創辦了圖書館和教育機構,捐資設立「捨己救人者基金」,還設立「大學教授退休基金」,以保障教育家的晚年生活。他更設置「作家基金」,資助作家的晚年。

晚近的美國慈善家,以比爾蓋茲為例。他在遺囑中宣布捐出百分之九十八資產,給「比爾和梅林達基金會」。從近年的重大慈善活動來看,「比爾和梅林達蓋茲基金會」出手闊綽,如捐款五千一百二十萬美元,用以建立六十七所少數族裔和低收入階層子弟的中學;捐資一點六八億美元,幫助非洲國家防治瘧疾;捐資五千萬美元,幫助防治愛滋病。

為了讓資金得到最有效的使用,「比爾和梅林達基金會」捐贈時問的是:那一種慈善活動影響最多數人;那一種活動被忽略了;在那裡可以造成最大的影響;如何掌握創新的方案及技術;如何與專家、政府及企業協力合作。

台灣還是有值得鼓勵的案例。例如二○○七年郭台銘捐贈一百五十億台幣予國立台灣大學,興建台大醫院癌症醫學中心、國內第一家質子中心,及與台大共同針對高端設備醫療、幹細胞移植、預防醫學與醫學工程四個項目的合作計畫。二○○八年七月,郭台銘與曾馨瑩訂婚時,更宣布未來將捐出九成個人名下財產作為公益之用。

尹衍樑是另一個案例,二○一三年一月三十日,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捐出三十億元成立「唐獎教育基金會」,他並表示要捐出百分之九十五財產做公益。以他至少一千億元的身價計算,等於捐出九百五十億元。

企業家不是不能,而是不為。尹衍樑及郭台銘的大動作,已開始改變台灣民眾對企業家的印象。但我們需要更多的慈善企業家,不只為了形象的塑造,更重要的,為了台灣更多需要的人協助弱勢民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