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書法】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

陳俊光 |2014.07.10
2264觀看次
字級

文/陳俊光

《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左圖),是乾隆帝下詔所刻製。

「三希堂」是乾隆帝書齋名,《石渠寶笈》是乾隆九年(一七四四)開始編纂的大型叢帖,著錄了清廷內府所藏歷代書畫藏品,分書畫卷、軸、冊九類。初編成書於乾隆十年,共四十四卷。其規模之大,蒐羅之廣,官私刻均無與倫比者。

將可供效法的法書墨跡,摹刻於木板上或石板上,再大量傳拓,廣為流布,這種拓本就稱為「法帖」。

最早的法帖是《淳化閣帖》,共十冊。始於北宋淳化三年(九九二年),太宗令出內府所藏的歷代墨跡彙編而成。

《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則是匯集晉代以來王羲之等一百三十五位名家法帖,共三百四十餘帖,刻成四百九十五塊碑石,計有三十二冊。目次編排如下: 

第一、二冊:錄魏晉人書跡,將鍾繇僅存書跡〈薦季直表〉編於首頁;其後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及王珣〈伯遠帖〉三帖,故全帖命名為《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簡稱《三希堂法帖》 

第三至第五冊:錄梁、隋、唐、五代人書跡,如顏真卿〈自書告身〉、孫過庭〈書譜〉、揚凝式〈韭花帖〉,均為著名書跡。 

第六至第十七冊:為宋、金人書跡,數量占全帖之冠,其中以蘇軾、黃庭堅、米芾最多。而宋人書跡多為詩翰題跋。 

第十八至二十六冊:為元人書跡,趙孟頫占了五冊。 

第二十七至三十二冊:為明人書跡,含董其昌書四冊。 

此法帖編纂審慎,摹勒、鐫刻及選石均十分考究,刻成後精拓而成,與原跡相去不遠。

乾隆年間只頒給少數王公貴卿,因此流傳極少。目前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三希堂法帖》僅有兩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