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業專題--紅藜營養豐富造豔麗景觀

高燈立 |2014.04.15
1959觀看次
字級

「拉勞蘭」是肥沃之地的意思,林建中說,在這樣的條件下,除了有機小米外,還增加了二公頃的有機紅藜,由於紅藜的纖維質高,加上有微量的鍺含量,在學理上據說有抑制腫瘤的功能,其株葉可食,桿可作柴燒。

台灣紅藜經台東農改場研究證實,富含豐富的營養元素。

早期原住民部落大多在住家少量種植,並用在酒發酵使用,但紅藜色澤豔麗,接近採收時整棵植株呈現飽滿色澤,因此拉勞蘭部落將紅藜集中種植,希望透過開放遊客參觀,打造部落特殊景觀。

林建中指出,營養豐富的紅藜也被稱為飢荒之糧,耐旱、適合粗放,播種後幾乎不用管理,與雜草一同生長,適合有機栽培,而且營養成分豐富,因此才會想介紹給更多民眾認識。

紅藜一年兩穫,每到二月中,部落會舉辦採收紅藜活動,並開放民眾參與,從採收、脫殼全都自己來,最後紅藜入菜,讓民眾品嘗紅藜的美味。

除了紅藜作物,拉勞蘭部落還有有機樹豆,樹豆是早期原住民的普遍雜糧,從二○○五年起投入復育生產,從三月種至十二月收成,可以連續收成二至三個月。

林建中說,樹豆營養價值高,可活絡筋骨,因此部落原住民又稱為「勇士豆」。(系列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