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 要與環境保護取得平衡

杜憲昌 |2014.03.16
4205觀看次
字級

投身環保工作近二十年,黃煥彰從故鄉台南出發,由二仁溪的廢酸水汙染、台鹼安順廠的戴奧辛汙染,到嘉義阿里山二萬坪山葵園濫墾、台中大肚溪口和高雄大坪頂國有地的集塵灰汙染,再到桃園石門水庫的儲水鹼化,他說,許多汙染問題都是因與經濟發展衝突,他並非反對經濟發展,但更重要的,還是在於經濟與環保間該如何取得平衡。

「人類真是短視近利!」為了眼前的利益,常常不會考慮可能發生的後果。或許,那只是因為後果並非立即可見,又或者以為在有生之年不會得見。

但事實真是如此?八八風災造成小林村滅頂,黃煥彰就質疑,曾文水庫的越引水工程就是導致嚴重土石流的原因之一。

黃煥彰說,位在勤合村東引水口的工程地點,距離布塔布那斯等兩條土石流帶只有不到三公里距離。他在風災後重回當地查看,土石流不只漫過原先的溪床,甚至已與吊橋的橋面齊高,引水口工程地點幾乎全被土石流淹沒,根本禁不起土石流衝擊。

為了科學園區的工業用水問題而興建的曾文水庫越引水工程,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互衝突的案例之一,它的影響不必留待後世,現在就已得見。而嘉義阿里山二萬坪山葵園亦是一例。

黃煥彰說,阿里山曾擁有台灣最大的原始檜木林,但日本人和國民政府為了經濟利益相繼砍伐檜木,改種植根隙不大的柳杉,再加上政府開放種植山葵,葵農為了山葵照光,就將柳杉打枝,導致柳杉無法健康生長,甚至因為山葵需要鬆軟的土壤,葵農又將地表的植被全部清除,影響水土保持,使得九十八年莫拉克風災重創阿里山區,造成了嚴重土石流。

這些經濟與環保衝突的案例,不同立場者各執一詞,根本難以取得共識。再加上政府的效能不彰,讓許多破壞環境者就地合法,或處罰不成比例。利之所趨,難怪環境問題難以獲得重視。

黃煥彰說,所有的災害都有其雷同性,大自然是原因之一,但人為因素更無法規避責任。人類必須學習自然倫理,在大自然之前,應該要懂得尊重天地萬物,懂得敬天畏地,要更加謙遜,而非一味認為自己是萬物主宰、人定勝天,才能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