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媽媽最後的生命示現——我的永續生死學功課 (九)

慧開法師 |2013.02.17
2681觀看次
字級

其次,我要特別提出來,請各位讀者認真思考的問題,就是從病人對於插管的直覺感受層面來看,我不知道有多少醫生自己親身經驗過插鼻胃管的感覺?我和二弟都經驗過,苦不堪言。我在前面已經說過,媽媽因為吞嚥功能退化,就連我小心翼翼地餵她喝水都會嗆到,所以她進食的意願很低,在這樣的身體情況下,如果硬要為她插管,不是等於要她的命?

病人如果插了鼻胃管,每天要灌食四到六次,表面上看起來,是為了病人的營養著想,但是很多人都沒考慮到,只要有食物進入體內,接著就有消化和排泄的問題,對於末期及臨終的病人而言,其實這是非常沉重的負擔,同時也伴隨著嚴重的後果——病人不是無法消化,就是無法排泄。二弟曾經問過醫生,給病人插了鼻胃管灌食之後,萬一病人無法排泄怎麼辦?醫生居然回答說:他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我在此提醒讀者,醫生沒有想過的這個問題,為了您的親人及您自身未來的福祉——而且是您未來必然要面對的生死品質與尊嚴的切身課題,您可是要好好認真地想一想。有很多插了鼻胃管的病人,因為無法排泄,所以必須作「造口」手術,就是在腹部開個洞,接上管子,讓腸胃裡的廢物可以排出來。在醫生看來,這是「替代性」地「解決了」病人無法排泄的問題;但是,有了「造口」,就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甚至於潰爛」的風險,而且機率頗高,等於是「潛在性」地「製造了」另外一個更難處理的問題,而且比例還不低。

多數插了鼻胃管的末期或臨終病人,因為一直臥病在床,甚至於意識昏沉,身體沒有活動、也無法活動,所以胃腸的消化功能也隨之退化甚至於停滯,因此有不少病人臨終時,不是肚子脹得鼓鼓的,就是大小便失禁,在體內囤積已久而且發酵的廢物傾瀉而出,讓往生者躺在滿床糞便中告別人生舞台,情何以堪!

媽媽生性極愛乾淨,家中一直維持著几淨窗明、一塵不染,而且她在住院前就為了無法順暢排便而苦惱不已,我們兄弟怎麼能夠違逆媽媽愛乾淨的個性,不顧媽媽排便不順的苦惱,而作出愚昧的插管決定呢?

其實,在我思考以及決定「插不插管」的背後,還有更深一層的生死哲理思維,雖然前面已經簡要地說過,但是因為這對於普天下的病人和家屬而言,實在太重要了,所以我還是不厭其煩地再強調一次。

在人生裡,沒有永遠不散的宴席,沒有永不落幕的戲曲,沒有永不下台的角色,也沒有永不畢業的學程。在大自然裡,也是春去秋來,花開花謝,落葉歸根,瓜熟蒂落。葉黃了、瓜熟了,我們卻不讓它自然落下,硬要用強力膠把它黏掛在樹上,可以嗎?

該要謝幕下台的時候,就要優雅而瀟灑地下台一鞠躬,該要畢業的時候,就要風光榮譽地畢業,才能鵬程萬里。千萬不要歹戲拖棚,千萬不要變成「生命的延畢生」,千萬不要「拖過人生的賞味期」而陷入生命的困局。

到了人生畢業前夕的關鍵時刻,「應屆畢業生」真正需要的其實是「生命換檔」而從容地邁向來生,絕非是「生命延續」而苟延殘喘地眷戀掙扎。「生命換檔」就像是要準備人生「畢業大考」以及「升學大考」一樣,是「極需要精神和體力」才能鎖定「善終及往生」的「升學目標」而全力以赴的。

如果我們讓「應屆畢業生」——同時也是「應考生」,身上插滿了管子,然後「一肚子大便」,他們還有精神和餘力,應付生命的大考嗎?(待續)

(南華大學學術副校長、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