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佩霞 樂活 就是搞定自己

吳娟瑜 |2012.03.31
4189觀看次
字級

不到二十歲進入演藝圈的賴佩霞,近幾年卸下藝人光環,身兼好幾個身分,除了擔任雜誌發行人、諮商心理師,還是法學院國際關係系博士生,熱中社會公益活動。多重身分扮演,卻不以為苦,活得快樂而精采,也深深感染了身旁的人。
在許多五、六年級生的印象裡,賴佩霞是個形象清新的歌手,沒有浮誇表演,只安安靜靜地唱著好歌。但二十年過去,她的角色突然大轉換,不但領有諮商心理師執照,還是個就讀廣州暨南大學國際關係系的博士生。
問她為何動起就讀國際關係的念頭?她笑著說:「因為我就是『國際關係』的產物啊!」父親是美國人,母親是台灣人,很早便接觸多元思想教育,賴佩霞覺得自己思想較前衛,喜歡接觸新事物。
由於父親很早就離開她與母親,從小就與母親相依為命,直到二十歲才見到父親。出身單親的家庭背景,賴佩霞坦言早年很羨慕那些父母都健全的家庭,對生活有很多怨懟,直到接觸心理學,她才發現「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家的圓滿需要人來修。
現在的她,常用Skype和父親視訊對談,父女常手拿一杯咖啡閒聊,她跟父親表達感謝,這讓不曾在她成長過程出席的父親感到羞慚,但她的目的不是要讓父親慚愧,而是出自真心的感激,因為他的離去,也讓自己的生命有機會如此自由。
「當你覺得過去都是『對』的時候,才會造就現在的我,如果我喜歡接受現在的自己,過去點點滴滴的也都是對的了。」勇於接受自己,也使得她能如此地豁然開朗。
信念決定了命運
她曾經離過婚,省思上一段婚姻,她認為或許是自己的信念決定這樣的結果,因為媽媽是個很不快樂的人,個性倔強又彆扭,這樣固執的人不容易與人相處,媽媽常說:「男人不是好東西。」在個性上,賴佩霞也承襲了母親的特質。
「因為我們很愛父母,總是相信他們講的話是真的,在不知不覺中模仿他們的言行。」就像父母若常說「錢難賺」,子女耳濡目染,自然就會覺得賺錢真的很辛苦,有如此信念就會創造負面的言語,進而導致負面的命運。
接觸心理學後,逐漸改變了賴佩霞的觀點,她提升了自己的意識,發現很多都是片面的假象,念頭往往決定了我們的一生。
不要輕易受到外界言語的影響,才能看到真相,「修正我的思維才能看到我們的天堂。」賴佩霞對信念做了如此的註解。
感謝生命的挫敗
賴佩霞說,她的人生有兩個最大挫敗,一個是第一任婚姻的失敗,另一件就是失去摯愛的母親。賴佩霞的母親臨終最後一刻對她說:「佩霞,I am so happy!」這句話也讓人好奇母親在離去時為何能如此平靜喜悅。
原來,當她知道母親罹患癌症時就已開始預想道別那天的到來,對老天的怨恨或者挫敗的負面情緒都事先處理好了。所以在她母親生命即將抵達終點的那段期間,她們可以無所不談,包括很多晚輩對於長輩臨終之際不敢碰觸的話題,像是後事處理或者過去的誤解等。「跟媽媽和解是我的責任。」她認為父母在臨終之際不見得不想跟子女談,而是沒法好好談!「父母是否夠信賴你,你有沒有足夠的成熟度能取得父母的信任?對父母是否完全沒有責備、質疑的心態?具有好的心態,才有辦法好好談!」賴佩霞認真說道,能夠在母親走前,將所有的結都打開,都是需要學習的。
樂活是終生學習
卸下藝人光環,重拾書本,原本在暨南大學國際關係系讀碩士已將近六年,現在又繼續研讀博士班,賴佩霞希望明年能跨界考醫學院就讀中醫心理學。
問她讀書既不求名利或為任何目的,純粹追求自己興趣,怎能有毅力花多年的時間來讀書?
她說,離婚後深深感受到與其要改變別人,還不如先改變我自己;與其苦苦要求孩子去念書,還不如自己也去念書,和孩子一同成長。
當她愈投入學習領域,愈樂在其中時,兩個女兒也間接從中學習,對自己的課業更加重視。老大現在已二十歲,就讀大學,正在做音樂創作;老二則已經高二,本身多才多藝,雖還在思索未來方向,但無論孩子從事什麼,賴佩霞都鼓勵孩子多去學習與嘗試,如果覺得不好再重新來過就好,人生就是終生學習。
從母親身上,賴佩霞學習到:「現在我最大的責任就是讓賴佩霞開心!」因為她要代替媽媽照顧好她在世時最牽掛的女兒。「當我開心,全世界就會開心,我開心時子女也會開心,他們不開心是他們的事,如果我的狀態穩定,至少他們不會煩惱我的事。」賴佩霞樂觀地說道。
「快樂的人創造快樂世界」,賴佩霞將這個樂活觀念帶進她與先生的重組家庭,夫妻倆都認為家是個人之外的最小單位、孕育愛的地方,因此非常重視家庭的和樂,兩人如影隨形。
「現在我的責任愈來愈小,只要把賴佩霞照顧好就好。」當責任縮小後,就會讓自己的生命更加自由,璀璨地綻放光華。

希望九十多歲 神氣活現
認為自己過去一向安分守己的賴佩霞,就像一般人一樣,年紀到了就工作,接著結婚,若婚姻不幸福就離婚,離婚後若想給孩子安穩生活就再婚,生活一直不斷update。不偏離「安全生活軌道」的她,在接受過心理學的洗禮後,有了截然不同的觀點,現在,她勇於追求自己的理想。
她常跟先生說,過去做什麼都是在最喜歡與最適合的狀態行事,唯一最遺憾的是沒有賺大錢,現在的她生活無虞,卻想嘗試這個感覺。追求金錢並非金錢能帶給她快樂。她認為,金錢帶來的快樂也只會有小喜而已,以前的她,雖當過歌星比一般的上班族收入高,但是當時年輕的她,只是懵懵懂懂地賺錢,錢怎麼來的也不清楚。
現在的她很想賺大錢,賴佩霞不認為賺錢是可恥的夢想,「Why not?」她自信地說道,她認為想賺大錢只不過像轉換個角色扮演,當人生有此信念後,就會付諸行動,讓自己對生活更加積極。
此外,她的人生觀也開始蛻變,就像母親活到六十三歲就往生了,當時的她受到影響覺得人生活到六十多歲就足夠了,直到有一天她靈光一閃,希望自己能活到九十多歲,為了達成長壽的理想,她現在積極做規畫,好讓自己在九十多歲時還能神氣活現。

檢視自己念頭 修正思惟
讓賴佩霞秉持一貫的樂活人生態度是心理學,她說很多人學心理學是為了解別人,而她則是完全為了蛻變自己。
早在二十多年前,她就致力於學心理學理論,而且不斷身體力行,學了之後才覺得光是學理還不足夠,於是從心理學理論走向身心靈的學習,之後走向靜心的領域。
她認為「靜心」的領域很有趣,是專注在自我探索的領域,但若研究靜心而無心理學的學理基礎,容易陷入於過於探索自我的泥沼中。
賴佩霞經過這些年理論基礎與實修後,發現很多心理學大師也經過這些歷練過程,她深深感受到自己倍受老天眷顧,目前她也是透過靜心這門學問來「檢視自己念頭,修正很多思惟」。因此,她的生命變得愈來愈豐富與豁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