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權三代同心守護一畝田

文與圖/陳文馨 |2013.12.28
6664觀看次
字級
 用心照顧、養護、培植,一粒粒晶瑩飽滿好米都是他的真心。圖/陳文馨
 王國權勇奪日本首屆舉辦的日本「米、食味分析鑑定國際大賽」金賞獎牌。圖/陳文馨
 為了生產出好米,王國權投入近千萬元的機械設備,烘乾、碾米、冷藏一條龍管理。圖/陳文馨
 從「電焊學徒」到「米王」,王國權的人生下半場成果豐碩。  圖/施鴻基
 榮耀的一刻,馬總統親頒「十大經典好米」獎,王國權好開心。  圖/王國權提供
 王國權和賢妻李采嬪同甘共苦,如今結出甜美果實。圖/陳文馨

 走進台東市永樂里太原路二段,「國權米」斗大的招牌就豎立在路旁,一般人很難想像這個平凡的招牌曾經是農業界的「台灣之光」,一粒米的背後,更有著「用汗耕作,用心栽培,用愛施肥」的經營原則,因而成功打造出自有的「米品牌」。
 創造出這個「東部奇蹟」的,是住在當地的阿美族原住民王國權,外表看起來靦腆敦厚、不擅言詞,和族人同胞給予外界活潑樂天、豪邁不羈的印象大不相同。
 王國權種田、賣米很有遠見,住家與碾米廠、冷藏冰庫相鄰,方便就近照顧,他不與在地米農競爭,以自己的名字創造品牌,以優良的品質建立口碑,從育苗到銷售採「一條龍式」的管理,消費者要買他的米,只有網購與自家門市兩條管道,因為以目前的產量,為控制品質,他無法擴點零售,為了避免斷貨影響商譽,他寧可一包一包米的賣。
 王國權說,他家種的米,米粒大且紮實,有蓬萊米的Q、有香米的實,口感與Q度十足,曾有餐廳客人嘗過好吃的國權米飯後,專程慕名來太原路門市買米。
 務農就業兩難抉擇
 王國權從幼年稍稍懂事起,便每天凌晨三、四點天還未亮就跟隨父母下田幫忙除草施肥,不論晴雨寒熱,必得做完父母規定的農活才能上學。上有二位兄長的他,是家中個性乖順的老么,問他為何接下父親的農活,他笑著說:「我是老么,再也無從往下推拖,不得不聽話,否則是會挨揍的。」
 事實上,他曾因嚮往都市繁華,也為了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高中沒畢業就離家北上謀生,但每逢農忙便向老闆告假返鄉協助農事,等到忙完兩三個月過後回到台北時,發現老闆因不耐久候,已找人取代他的工作。工作、農忙無法兩全,王國權常常失業,工作與收入極不穩定,最後,他決定留在家鄉專心務農,也替離家的兄長陪伴雙親,以盡孝養之道。
 從小跟隨長輩下田種稻,見證祖父及父母在田裡牽著水牛犁田、插秧、灑農藥、施肥,細心培育養護及至收割、曬稻的過程,箇中辛苦王國權點滴在心,但收割的稻米交給米廠的所得,與市場零售價格差距甚大,終年辛勞竟無利可圖,王國權暗自發願,「有朝一日一定要自己賣米,以賺取合理報酬為目標」。
 捨得投資種出好米
 他投入近千萬元的機械設備,管理「一條龍」,烘乾、碾米、冷藏不假手他人,這樣的用心呵護,自九十一年起參加地區的稻米競賽,就屢屢獲獎,先後獲得優等、頭等、特等的獎項,九十六年報名參加「十大經典好米」競賽,他是東部唯一參賽者。這個競賽規則公正,全台四十五家米王各送一噸米到板橋參賽,賽米放置三個月後,第一階段評比選出二十強,再經決賽產生不分名次的「十大經典好米」,王國權光榮上榜。
 隔年,日本舉辦首屆「日本國米、食味分析鑑定國際大賽」,王國權以「台農七十四號」早熟香米參賽,勇奪該組最高十七分金賞獎,評審認為王國權的米能烹煮出最好吃的咖哩飯,當時名列第二的日本人得分十一分,兩者差距高達六分,然而,認真做事的王國權得獎時正值收割農忙期,並未親自到日本領獎。
 有子繼承一家和樂
 全心投入農耕二十多年,王國權的妻子李采嬪回想年輕時,揹著孩子與丈夫一起種田,下田之前,總要拿出預先備妥的糖果,哄孩子乖乖坐在田埂上玩,兩人才能安心工作。種種辛苦結出甜美果實,現在,二十五歲的次子外出打拚數年遇上「就業困難潮」,在王國權勸說下也攜家帶眷回家經營米業,由他傳授種米之道。晉升為「阿公」的王國權以自己經驗,只總結一句話教育兒子:「懶惰就沒得飯吃」,在人際日漸疏離的社會裡,父子同心耕耘,祖孫三代共享天倫,人生至樂莫過於此。

 粒粒好米見真章
 東部屬峽谷型氣候,稻田常年受海風吹襲,故稻穀顏色較深,如何種出色香味俱美的優質好米,關鍵在於管理技術,王國權有別於他人的作法,他的稻田始終保持九成的產量,寧願犧牲一成以維護品質,因此,他種的米粒大又飽滿。
 在實際作法上,因應氣候變化採分段播種,其他農友雖然很認同他的作法,但都慨歎產量少沒賺頭,只有他很堅持,認為種田是細水長流的終身事業,當極端氣候變遷,就是接受考驗見真章之時。
 他深信有知名度才能有好米價,知名度則來自比賽得獎,並可藉此檢視自己的稻米品質,而參賽前的苦功則是為奪標預做準備。他配合農改場培養的秧苗品種予以統整提升增產,並將自家田地改為育苗場,除了保持品質可自己使用,大幅降低播種成本外,也批發給其他農民種植。
 榮耀與父親共享
 除了自己育苗外,王國權積極參加農改場的講習訓練,吸收農業新資訊,累積耕耘經驗,也充分利用台東卑南大溪豐沛潔淨水源,加上細心、用心照顧、養護、培植,終於良田以一粒粒晶瑩飽滿的好米回饋他的真心相待。
 他的稻米一年有七月與十一月兩期收成,每年三、四月與八、九月雖然是較清閒的時節,但他時時到田間「巡田水」,從年頭忙到年尾,沒有一刻停下腳步。民國九十六年榮獲「十大經典好米」時,他將榮耀歸於父親,翌年三月父親溘然長逝,雖同年十一月勇奪日本金賞,卻再也不能與父親共享,為了感懷父親的恩德,王國權將父親的遺照與獎牌、稻田合成一張巨幅相片,高懸在碾米廠的牆上,讓慈父日夜含笑俯視他的努力。

 回饋部落勸戒酒
 王國權的長子對務農毫無興趣,選擇外出就業,但月收入總在二、三萬元之譜;老二離家謀職,在目前的就業環境也無法安身立命,王國權雖鼓勵兒子返鄉種田,但每月比照一般工資,支付薪水三萬元,觀察兒子是否刻苦耐勞,認真學習農務。「享受權利之前,需先盡義務。」若兒子對家庭有貢獻,做老闆的老爸便每半年另發紅利以示犒賞,比起在都會區單打獨鬥,王國權說,兒子就像當年的自己,也慢慢學會如何當個專業米農。
 在台東全縣種植水稻的人口中,原住民族群占了五成,其中以阿美族居多,王國權為了照顧族人生活,農忙時節也一定優先雇用原住民。目前,他計畫三年後,要輔導周邊農民契作,運用他的「一條龍」式管理法控制質量,屆時不僅「國權米」可以增產,部落族人也有了收入,一舉兩得。
 王國權在部落德高望重,專業種米之餘還擔任「台東縣原住民伊寧部落文化協進會」理事長,身為部落社團負責人,他肩負著導正族人風氣的重責大任;眼見現下年輕族人酗酒嚴重引發的種種負面效應令他頗感憂慮。
 原住民一逢祭典便發酒為禮,王國權對此風俗期期以為不可,認為此舉等同變相鼓勵喝酒,而部落有識耆老已發現危機,開始拒帶年輕人參加公開活動,王國權登高呼籲,希望藉用個人的影響力能修正習俗,盼族人勿因酗酒製造社會問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