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自我感覺良好的危機

 |2010.10.09
1637觀看次
字級

財政部屢次自誇「中華民國的財政是最好的」、「國家財政尚稱穩健」,審計部七月底提出審查報告指國家財政嚴重惡化,政府累積債務至少六十二年才還得清;監察院日前也提出糾正,監委痛批財政部的這些說詞「嚴重混淆視聽且不負責任」。財政部長期「自我感覺良好」,有如溫水煮青蛙,完全無視於迫切的危機,成為最大的問題所在。

監察院糾正文指出,目前公債的定義未與國際接軌,政府總預算書也未明確表達出隱藏性負債及或有負債問題,包括軍公教退休金、勞健保等六項就超過十五兆元。財政部近年採取多項減稅措施,未依法籌妥相對財源,致稅基嚴重被侵蝕。而各地方政府財政惡化的情況也非常嚴重,自二○○五年起,地方政府一年期以上非自償性債務餘額皆逾法定上限。

監察院所提出的問題,其實在先前審計部的決算審查報告中已經發現,可見政府其他部門對於財政問題的關切,遠超過財政部本身。監察院、審計部都認為財政惡化比官方表面統計數字來得嚴重,只有財政部自認為「跟國際比起來還是不錯。」而今監察院明白指出,公債定義應該與國際接軌,否則,我們的債務很難與國際做比較。

「自我感覺良好」現象不僅存在財政部,也普遍出現在中央其他部會。以經濟成長為例,近來主計處預測顯示,今年國內生產毛額將達百分之八點二四,創下二十一年新高,也有民間機構預測可能達到百分之十,行政院官員樂不可支。不過,實際上,失業率仍在百分之五以上,老百姓的實質薪資並沒有成長,亮麗的經濟成長數字,其實是近年「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下三角貿易所產生的虛幻榮景。

政府首長們的「自我感覺良好」,不願意面對問題,正如駝鳥把頭埋在沙裡,眼不見為淨。但是鴕鳥把頭埋進沙裡,問題不會自動解決,反而可能進一步惡化。以「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所帶動的三角貿易為例,近年來台商在海外生產的比重不斷上揚,外銷訂單的增加,大部分嘉惠海外的生產基地如大陸,實際上在台灣增聘的員工非常有限,這也突顯產業結構的斷層。這些背後的結構問題若不改善,經濟成長率的意義與現實的落差將會拉大,這正是經濟發展的隱憂,主政者豈可忽視?

國際信評公司惠譽日前發表報告指出,儘管台灣今年經濟成長表現強勁,但政府負債占國內生產毛額達百分之四十八,稅收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遠低於其他同級國家,如果稅基沒有擴大,稅率沒有增加,展望未來五年,台灣經濟成長遠低於東亞國家的平均值,因此主權評等展望很難調升為「穩定」。對於國家財政問題,財政部之外的其他部門及國際信評機構,都有客觀判斷依據,唯獨財政部視若無睹,保持「自我感覺良好」。長此以往,最令人擔心的是,將錯失許多改革的良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