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正視工業區開發過度的問題

 |2010.09.07
1420觀看次
字級

近期苗栗大埔徵地,中科三、四期開發案與農民抗爭事件,引發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爭議,讓各界重新檢視工業區開發是否浮濫的問題。目前工業區的開發,中央由經濟部主導,各縣市政府亦爭相開發工業區,此外還有科學園區、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環保科技園區、加工出口區等,琳瑯滿目的各類園區,都是為了工業發展,在多頭馬車下,引發過度開發的問題。

台灣面積不大,土地與水源非常有限,是否能夠負荷無限制增加的工業區,答案其實非常清楚。半世紀以來,政府在工業發展為主的政策下,從中央到地方不斷開發工業區,如今已出現工業區閒置的現象。大量閒置的工業區不會帶來經濟繁榮,而是浪費與破壞。

據審計部九十八年度報告,全國各類型工業區的閒置土地仍有二千四百多公頃,閒置率達百分之十七;其中由中央開發的工業區仍有一千多公頃閒置,地方開發的工業區仍有三百公頃閒置。即使熱門的科學園區亦有三百六十公頃閒置。從閒置比率來看,農業生物科技園區閒置率達六成五,排名第一;其次是環保科技園區,閒置率五成一。地政學者指出,實際的閒置情形比統計數字來得嚴重,因為租金成本非常低,許多廠商租了土地,不馬上設廠,而是養地。

從經濟發展角度看,工業區的開發可以帶來就業機會,繁榮地方經濟,這是最大的優點。如果工業區做好各項環保設施,把原來分散在住宅區、農村的工廠集中管理,也是一個較進步的作法。然而實際情形卻與理想有很大的差距,環保團體發現,即使是鍍上金字招牌的科學園區,也未能做好廢水的處理,更何況開發數十年的老舊工業區,許多連汙水處理廠都沒有。許多與工業區為鄰的民眾,長期忍受工廠排放有毒廢水和空氣汙染,身體健康一天天惡化。

從審計部的報告可以發現,在開發主義的引導下,從中央到地方均以開發工業區為目標,已經導致工業區浮濫的現象。工業局官員不諱言,地方政府要開發工業區,當然樂觀其成,沒有人會阻止。

然而,即使今年景氣大好,經濟成長預估達到二十一年新高,但已經外移的傳統產業不一定會回流到這些工業區;那些閒置多年的工業區,由於地理位置不佳或規畫不當,即使景氣復甦,國內廠商也不會馬上進駐。政府放任閒置多年的工業區繼續養蚊子,卻不斷核准各單位開發新的工業區,更不惜犧牲優良的農地,這樣是負責任的作法嗎?

日前行政院長吳敦義就苗栗大埔徵地案與農民達成協議,由縣政府另規畫附近農地給自救會成員,當地農民經過二年來抗爭,終於以無奈的解決方案結束。在台灣的土地與水資源愈來愈稀少的情況下,未來政府應否繼續放任各地方政府無限制的開發工業區,來看,馬政府的確要從經濟永續的觀點做一個全盤的檢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