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風觀音像 50年首曝光

郭書宏 |2010.04.14
2777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如何將花道、茶道及繪畫,結合佛教且融入生活中?來趟新竹市美術館暨開拓館正展出的「花現美術館—中華花藝與生活四藝展」,透過多件花藝、書畫作品,還有雕塑大師楊英風首度曝光的觀音像,你將獲得營造佛教生活美學的靈感。

由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新竹市中華花藝協會合辦,新竹市文化局、中華花藝基金會指導的中華花藝與生活四藝展,結合靜態的花藝、書畫,及動態的花宴茶席,點焚香、賞花藝、展書畫、品茶香等,將古人的生活四藝完整呈現。

新竹市文化局表示,中華花藝源自印度佛教供花,五世紀南史記載:「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甖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顯示一千五百年前,即已開啟中國人插花歷史。

中華花藝發展至隋唐完整成熟盛行,並傳入日本;宋代更是插花的鼎盛期,文人雅士視花為生活必需品,並把焚香、點茶、掛畫、插花合稱「生活四藝」,日後更演變成文化人應具有的生活藝術修養。(花現特展結合焚香、花藝、書畫、茶香等,將古人的生活四藝完整呈現。而藝術大師楊英風沉寂半世紀的觀自在菩薩塑像(左),也首次曝光。圖/新竹市立美術館提供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攝)

「花現」特展正是以「生活四藝」為主題,融合中華花藝、茶席、古琴、古典家具與佛教藝術,更展出台北藝術大學李蕭錕教授的禪畫作品,讓花藝結合禪意,呈現佛教藝術的多元與變化。

為豐富本展深度與內涵,策展人寬謙法師提供父親—雕塑大師楊英風的「觀自在菩薩」雕塑,由於此作品沉寂五十多年之久,首次曝光,引起各界矚目。寬謙法師表示,此觀音像屬於北魏時期瘦骨清風的風格,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當年主持宜蘭念佛會時,寺中供奉的阿彌陀佛像,隸屬同一時期創作。

寬謙法師表示,人間佛教盛行台灣,希望透過生活化的佛教生活美學,接引現代人親近佛學,深入佛陀智慧。

展覽即日起自二十五日止,展期中每逢周末、假日,有古琴、茶藝表演及花藝與佛學講座,有興趣民眾可前往體驗佛教生活美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