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 從心開始】藝術治療 環境因子不可缺

李祖翔 |2009.09.19
2570觀看次
字級

九二一地震將滿十周年,許多公益團體都在進行回顧報告與紀錄交流,不僅希望社會更了解災後重建,也期盼將四川汶川地震與八八水災重建做得更完善,其中,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和四川省關愛社工協會同時都運用藝術治療協助兒童撫慰創傷,最特別的是,藝術治療包含「生態環境的認識」這部分,雖然重建以人為本,但環境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閱讀繪本 引導釋放情緒

「九二一地震轉眼已經十年了,請問您,這些喪親的孩子什麼時候能中止悲傷?」不少人問社工這個問題,兒盟中區辦事處主任施靜芳認為,失去父母的悲傷永遠不會有結束的一天,只有深淺不同而已。施靜芳說,兒盟在為失親兒服務時會用繪本《我的畫冊》來引導他們釋放情緒,第一階段就是認識地震,如果不了解「罪魁禍首」的真面目,孩子就很難著手想像自己的未來。

家扶基金會也有一項提供弱勢和受暴兒的「家扶彩虹屋」,利用繪畫、音樂、情境模擬、冥想等方式做心靈重建,也在藝術教育中融合認識、保護環境的概念。家扶社會資源處處長翁慧圓指出,國外在多年前曾提倡「綠色社會工作」的想法,意思是將環境與服務弱勢結合,因為環境與人是一體的,應該認識它,對它友好,而「環境」包含了在地文化、事發情景、天氣和動植物,所以輔導受災者時,的確該納入環境教育,「預警系統和防災訓練都很重要,輔導不能只是隔離、幫孩子們逃避。」

排列沙盤 呈現心中世界

同樣投入汶川大地震的四川省關愛社工協會總幹事羅釗在平撫孩子情緒時,用的是「沙盤」治療,沙盤指的是由各種小玩偶、動植物的玩具和沙子,讓孩子在四方盒中建立心目中的世界影像。羅釗說,很明顯的,受過創傷的孩子排出來的沙盤是沒有邏輯,而且是紊亂的,嚴重的人還會把沙盤打翻說:「地震來了!」

透過十幾次的遊戲治療,利用人類「自我療癒」的功能,不用解讀,孩子就會平復,羅釗認為,建立美好家園必須從「心裡的花園」開始,如同翁慧圓所述的「環境」對孩子影響很深。

無論透過何種方式,旁敲側擊引導受創孩子,都有一個共通點:「先要正視人類與自然環境的互動,以及面對創傷發生後、當時的情景。」

施靜芳陪伴失親兒十年後的今天,在研討會前,她興起找來五個孩子拍一段紀錄片的念頭,儘管「很殘忍」,因為NG時,他們必須把情緒再次引出來、要重回滿目瘡痍的事發地點,也要把不願面對的回憶訴諸大眾,但是拍完後,孩子卻感激地說:「我們終於敢面對了。」他們真正成長了,在敢於面對環境的那一刻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