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 父愛的重要性

文╱威爾納.巴滕斯 譯╱黃慧珍 |2019.09.08
1695觀看次
字級
作者簡介 威爾納.巴滕斯 (Werner Bartens) 《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科學版主編。

文╱威爾納.巴滕斯 譯╱黃慧珍

男人很容易在家裡變得多餘。他們是資源提供者和撫養人,此外,他們並不常介入兒童教養。即使作為親生父親,至少在出生後的第一周,他們也只能耐心等候。與新生兒的親近程度,從生產、哺乳或把孩子帶在身邊,無論如何都不能與一個女性所經歷的相提並論。以上是截至今日仍然廣被接受的教養觀念與偏見。

即便學者在研究幼兒時期的依附關係時,也經常只針對母親與嬰兒之間的互動。在這個議題上,英國的兒科醫師就提出警告,呼籲不要低估了父親的重要性。「在出生後的前幾年,父親是否付出感情以及付出多少感情,都會對孩子與青少年的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牛津大學(Universität Oxford)的查爾斯.歐龐都(Charles Opondo)表示。針對父親的角色對兒童日後發展的影響,歐龐都曾經研究了超過六千名兒童。

根據該研究,如果父親樂於作為父親這個角色,關愛孩子並且承擔起照顧的責任,那麼年齡在九歲與十一歲之間的兒童心理狀態較為穩定,並且比較不會有怪異表現。相較於那些父親較少參與成長過程,而且對自己作為父親的角色常感到不確定的孩子,前述兒童的心理問題和社交障礙比例更少了百分之十四。

「一個能常伴孩子左右,與他們有情感上的交流,並且承擔起責任的父親,家庭可說是他的王國。」布里須說。「父親會以不同的方式和孩子相處,他們玩遊戲的方式也和母親不同,他們甚至餵養和照料孩子的方式也不同,敏感之事也不同。這些對男孩、女孩一樣重要。」

孩子自信的來源

嬰兒到兩個月大時就能感受到這種不同的相處方式。寶寶在尿布檯上會有不同的動作表現,因為他們知道現在爸爸要幫他們做體操訓練。男性的行為表現較為陽剛,但他們也有敏感的一面。重要的是:父親與母親沒有誰做得比誰好,只是他們的方式不同而已。

「無論男孩或女孩,如果他們能與父母雙方分享感受與經驗,較容易發展出自信。」布里須表示,「男孩從父親那裡體驗到競技與活力,以及可以在遊戲或運動中學會解決衝突。坐下來討論對他們來說,有時比較強人所難。」這也正好說明,為何許多男性無法在餐桌邊坐下來討論他們的人際關係或其他可能的問題。騎自行車、散步或運動時或許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同樣地,如果父親和女兒打鬧,或幫女兒爬上樹,玩到筋疲力盡,也會讓她們感到很開心。這告訴她們:就算是女孩子也可以很堅強、發出很大的聲音或狂野地跑跳。「除此之外,她們又還能從哪裡知道男性是怎麼一回事呢?」布里須說。

愈來愈多專家發現,與男性相處和受到父親的肯定對孩子非常重要。童年的生活裡,教養者、教師與母親等角色多是由女性主導,因此做為男性的父親也應該展現他們能做的事。因此就更難理解,當法官審理監護權訴訟時,總是以舊時對父母角色的刻板印象處理,認定父親不是那麼重要,並認為讓孩子主要與母親同住對孩子最好。

(摘自《情緒暴力》,商周出版)

作者簡介

威爾納.巴滕斯

(Werner Bartens)

《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科學版主編。堪稱德國境內在健康議題上最具影響力的出版從業人員之一。所著《維繫伴侶關係那些事》(Was Paare zusammenhält)(暫譯)、《快樂醫學》(Glücksmedizin)(暫譯)、《身體的快樂》(Körperglück)(暫譯)等多部作品都曾登上《明鏡週刊》(Der Spiegel)暢銷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